收益率上浮!“春節檔”理財產品上架
本報記者 慈玉鵬 北京報道
近期,多家銀行推出“春節檔”理財產品。《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瞭解到,“春節檔”理財產品以固定收益類爲主,大多數業績比較基準最高一般上浮10個基點。
記者採訪瞭解到,相關機構把握“開門紅”機遇,推出“春節檔”理財產品,進一步增加客戶留存、擴大市場份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春節檔”理財產品相比過去流動性有所下降,部分讓位於各種開放式產品,與普通理財產品差異性正逐步縮小。
利率上調
中國理財網顯示,目前,多家銀行推出“春節檔”理財產品。記者統計發現,“春節檔”理財產品大多是固定收益類,風險等級爲中等及以下。舉例來說,長沙銀行推出“2025年長福淨值03期(春節專享)”,運作模式爲封閉式淨值型,期限類型爲1至3年,爲固定收益類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下限爲2.5%,上限爲3.5%。
再比如,上海農商銀行推出“鑫安利封閉式25009期(春節特別款)人民幣理財產品”,投資性質爲固定收益類,風險等級爲二級(中低),業績比較基準下限爲2.3%,上限爲3.1%;禾城農商銀行發佈“豐禾2025年第024期封閉式淨值型理財產品(春節專享)”,風險等級爲二級(中低),投資性質爲固定收益類,業績比較基準下限爲2.2%,業績比較基準上限爲2.9%。投資期限爲3—6個月。
記者採訪瞭解到,“春節檔”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最高一般上浮10個基點。一位華北地區股份行理財經理表示,“春節檔”理財產品利率整體要高於日常,主要爲PR2中低風險。例如,該行“春節檔”理財產品利率普遍要高10個基點。另一位北京地區城商行人士也表示,“春節檔”理財產品不一定冠以“春節”二字,但臨近春節推出的理財產品一般比此前同類型要高10個基點。例如,近期推出的一款固收類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爲2.80%,而此前同類型產品一般業績比較基準爲2.70%。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一帆表示,整體來看,在春節這一重要時點,相關機構把握“開門紅”機遇,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結合市場形勢和監管要求不斷優化產品供給,推出種類豐富、期限靈活、相對穩健且收益更具吸引力的多元化理財產品,不僅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差異化需求,爲其提供更多靈活便利的投資選擇,還有助於相關機構增加客戶留存、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同業競爭力。這也是相關機構堅持以服務客戶爲本源,提升金融產品及服務差異化和精細化水平的重要表現。
普益標準研究員楊劍超表示,春節理財或者說長假理財的特點是期限短,收益較高。這類產品最初的設計目標是讓投資者在節前幾天購買,節後很快到期並獲得收益,因此期限可能短至十餘天。2018年發佈的新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封閉式產品期限不得低於90天,此後這類產品的期限變長了,與普通產品沒有明顯差距,僅業績比較基準還維持在略高於普通產品的水平。同時也因爲產品流動性下降,淨值化轉型以來,長假理財的發行量逐漸減少,部分讓位於各種開放式產品。此外,爲了彌補短期產品缺失的缺口,部分銀行也發行了一些春節專屬的短期結構性存款作爲替代。
未來利率走勢存在不確定性
總體來看,近一季度理財市場利率呈現下降趨勢。普益標準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全市場共新發了7252款理財產品,環比增加381款,其中1347款爲開放式產品,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爲2.46%,環比下跌0.06個百分點;5905款爲封閉式產品,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爲2.75%,環比下跌0.11個百分點。
李一帆表示,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受到供求關係、政策導向、市場利率、產品結構調整以及投資者行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近期國債收益率變化,在一定程度影響未來理財產品收益率的走向。同時,隨着未來貨幣政策適度寬鬆,市場利率將相應變動,疊加監管推動行業發展更加規範,以及相關機構加大對高息資金成本的管控力度,促使理財產品業績表現與風險水平更加匹配,同樣會在不同程度影響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水平。
普益標準研究員楊頎告訴記者,目前對於未來銀行理財產品利率的走勢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如果未來一段時間內中美關係緩和、經濟復甦態勢明顯、企業融資需求增加、市場資金需求上升,那麼可能會推動利率回升,則銀行理財產品利率有上升的可能性。同時,若理財公司能成功拓展多元化投資渠道,通過合理配置權益資產、金融衍生品等提升收益,也可能改變理財產品利率下滑的趨勢。但如果宏觀經濟持續處於低迷狀態,貨幣政策繼續保持寬鬆,市場資金持續充裕,那麼銀行理財產品利率可能會繼續下滑。所以,未來銀行理財產品利率的走勢具有不確定性,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持續觀察和分析。
(編輯:朱紫雲 審覈:何莎莎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