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以諾/疫下人生好鬱卒 三招避免「新冠憂鬱」上身
隨着臺灣的本土疫情驟起,最近有個現象,可稱之爲「新冠憂鬱」,這不是正式的醫學名詞,而是一種臺灣社會目前常見的氛圍,意即因新冠疫情而導致的相關憂鬱、鬱悶情緒,包括疫情本身的發展、對各產業的影響、生活所受的衝擊與休閒活動減少等,也許在精神健康上不到生病的地步,但這樣的氛圍着實讓人不好受。
▲疫情連帶影響身心靈,導致「新冠憂鬱」。(圖/pixabay)
從心理職能治療的角度看,有三件事若做了有助於避免「新冠憂鬱」上身。
1)新聞畫面看一遍即可:如果新冠疫情新聞已造成您的焦慮,則同樣的新聞畫面不一定要重複看;知道就好,不用一直看,要學會提醒自己轉移注意力。
防疫除了防堵之外,提升免疫力亦很重要,許多醫學研究均指出過度焦慮或相關負面情緒有礙於維持免疫力。
2)懂得寬容對待同住者:這次的疫情,因着停課或居家上班,反而讓許多家人彼此互動的機會變多了,但卻也可能造成更多的摩擦。
許多人發現家人平時很少見的缺點!請學習對這些缺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然只會更痛苦。
3)記得囤積一點「笑料」:職能治療注重生活工作、睡眠、休閒娛樂等之平衡,在這次疫情中一般民衆在娛樂方面的改變甚大。臺灣的「職能治療師法」中甚至有「娛樂治療」這一項,亦即包括用音樂、藝術、玩樂等活動來療愈人心。
▲在疫情期間,囤積一些笑料,囤積一些娛樂,將有助於身心健康。(圖/取自ISO republic)
我們在疫情中也許沒有低落到需要被治療的地步,但除了囤積食物、民生用品之外,多囤積一些「笑料」,不管是有趣的音樂、圖片、笑話等,彼此分享,千萬別覺得這麼做不正經,從我精神科職能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我認爲這是在促進社會身心健康。
疫情嚴峻,別讓疫情再影響了心情、彼此的感情,三招避免「新冠憂鬱」上身,願我們正向挺過疫情。
熱門點閱》
► 疫情重創經濟》李沃牆/缺水缺電又缺疫苗 經濟影響能「校正迴歸」嗎?
► 疫情重創經濟》盧信昌/結合補貼與商業 將成臺灣再出發關鍵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原始標題爲「拜登方案對我國紓困策略的啓示」,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