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疑美論 綠營最新扣帽戲碼(黎家維)
陳建仁爲疑美論動怒。(姚志平攝)
立委高金素梅14日質詢行政院長陳建仁,質疑美國對民進黨政府下指導棋,要臺灣買美豬、買武器、買地雷、全民備戰,成彈藥庫,蔡政府竟照單全收。不僅如此,美國2023年度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除對臺軍事援助和貸款外,其中還夾帶「臺灣學人計劃」,美國可以派聯邦官員到我國立法和行政部門工作,此舉無異容許美國直接伸手介入我國政府運作,傷害國家主權與尊嚴。行政院長陳建仁罕見動怒,指此言論是「疑美論」。
民進黨以往對在野黨「戴紅帽」和「抗中保臺」的招數似乎用老了,最近「疑美論」已成了綠營的「新帽」,新鮮感十足,易於口耳相傳,更利於認知作戰的操作。
自兩岸分裂以來,臺灣從來都是依賴美國甚深,除了零星的「劉自然事件」與「中美斷交」,社會幾乎少有反美活動出現。但「疑美論」在政府高層卻是沒少過,原因很簡單,國共內戰後期,杜魯門總統一隻白皮書就切斷了對華軍事援助;韓戰爆發後,美國政策轉向,中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到了1970年代美國爲制衡蘇聯,並從越戰抽身,再次轉身與北京展開關係正常化,最後建交,臺灣又再次成爲美國政策轉向下的棄子。美國立場反覆與背棄中華民國的歷史記憶,是「疑美論」生成的自然土壤,不是在野黨可以瞬間帶出風向的。
近年臺灣疑美風向高漲,則是美國2021年從阿富汗倉皇撤軍所種下的因。根據美國杜克大學牛銘實教授追蹤已持續20年的《臺灣國安研究》,2020年10月對臺灣民衆的調查顯示,如果臺灣維持現狀,中共武力犯臺,相信美國會出兵臺灣的比例高達67.2%;但是2022年12月的調查,仍相信美國會出兵的比例僅剩下33.8%。兩年間幾乎腰斬,阿富汗撤軍是關鍵。之後俄烏戰爭爆發,臺灣人民對美國不信任的懷疑態度更有增無減。
其實「疑美」沒什麼錯,這是一種基於自主思考國家利益的必然反應。在思索臺灣的最佳利益時,反對全盤接受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利益計算,不是十惡不赦的大錯,而是理性的行爲。必須強調的是,「疑美」,不等於投降,也不等於親中,當然也不等於反美;民進黨政府把美國當成皇后的貞操一樣,不準民衆質疑,只會更添人民反感。
民進黨以前愛扣別人是「中共同路人」的紅帽,現在則是指責別人「不是美國同路人」。「疑美論」已經成爲綠營最新的帽子,帶風向指責「疑美」的人就是「反美」,就是「親中」,更是「投降」。
現在蔡政府從上到下直接爲「疑美」下定義,正如同把「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一樣,過度簡化與錯誤連結,反正講多了,三人都能成虎,黑的也能講成白的,這就是標準的認知作戰。《日本經濟新聞》出現「疑臺論」時,蔡政府輕描淡寫,無黨籍立委質疑政府對美國態度軟弱時,卻被行政院長嚴詞指責「疑美」,這種「只容外人疑臺,不許國人疑美」的態度,纔會真的讓人起疑。
誰是臺灣最大的威脅,不用陳建仁提醒,因應威脅的方法,也不是隻有一種。在走向全面戰爭與屈膝投降之間,有太多可以追求和平的選項。這些選項或許不是美國最想要的,但卻是臺灣民衆最期盼的。
(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