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外交戰狼蛻變爲領頭羊(何振盛)
在G20與APEC峰會中,習近平親力親爲的元首外交似乎透露大陸外交策略轉變的跡象廣泛與密集地接見各國領袖,廣結善緣的用意甚爲明顯。(美聯社資料照片)
儘管外界有評論指出,最近的「拜習會」顯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收縮戰狼外交,期望與美國媾和,但也有評論持保留態度,認爲二十大後,習近平重用王毅,又準備提升秦剛爲外交部長,依然會延續舊戰狼外交路線。面對這兩個衝突觀點,仍,須從大陸最近的外交作爲來觀察才能獲得貼近事實的判斷。
就實際情況而論,在G20與APEC峰會中,習近平親力親爲的元首外交似乎透露大陸外交策略轉變的跡象。從習近平利用大會期間廣泛與密集地接見各國領袖,進行友好的雙邊會談來看,其廣結善緣的用意甚爲明顯。此時嗅不到戰狼的嗜血腥羶,僅感受到領頭羊引領羣羊共創美好未來的願景,面對勝負難料的中美博弈,大陸的外交策略是否從叫囂廝殺的戰狼,蛻變爲攏絡羣倫的領頭羊?其後續發展值得各國高度關注。
拜習會上,拜登重申「一個穩定和發展的中國符合美國和世界的利益」,並以「五不四無意」的方式重點說明美國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支持臺灣獨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無意圍堵中國等意向。面對這套消極說詞與低度善意,習近平雖也淡然迴應,不希望以武力來實現兩岸的統一,不贊同在俄烏戰爭中使用核子武器,但其內心深處可能清楚認知美國在乎的是管控競爭的分歧,卻無意於兩國間的真實合作。
日本評論者認爲習近平不再奢望與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亦即當年他對歐巴馬提議由中美共同合作領導世界。美國仍將全力捍衛其霸權地位,並不惜一切代價來應付中國的挑戰。
面對美國檯面上好話說盡,私底下合縱連橫的外交封鎖,疫情期間更加難與各國接觸的中國政府高層,此時不再堅守叫陣謾罵的戰狼外交,改以突破封鎖的柔性外交攻勢,從美國手中奪回主動權,並鞏固強化其作爲「新興世界」領袖的地位。
誠如《環球時報》社論指出,這一輪中國元首外交做出了大國表率。證諸G20、APEC會議期間,習近平分別會見了11國、13國領袖,另外還見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與原本不打算公開的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其熱烈程度較之以往出席會議的中國領導人誠屬罕見,而習近平似乎受到東道主特殊的歡迎與接待禮遇,宛若走進一場爲他專辦的嘉年華式外交派對。
然而廣結善緣並不意味一視同仁,從習近平與各國領袖會面的時間與議題,可以看出各國在中國眼中的親疏與輕重之別。中國從戰狼到領頭羊的角色轉換所產生的「羊羣效應」,就是在建立某種類似「恩庇/侍從」的利益交換或輸送關係。
這或許可以解釋,習近平與極力主張親美的韓國總統尹錫悅的會晤只有25分鐘,卻與抗戰的敵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談了45分鐘。日本雖然也是親美政權,但是中國爲了加入日本當家的CPTPP,以突破美國「印太經濟架構」的包圍網,總得表達一些善意。原本英國新任首相蘇納克公開表示希望與習近平見面,其盼望加強中英經貿往來的企圖十分明顯,卻可能因一席「臺灣遭侵犯時英國準備好支援」的談話,而讓習蘇會突然取消。反觀行事低調、謹言慎行的紐西蘭總理阿爾登與習的會晤從30分鐘延長至50分鐘,畢竟中國是紐西蘭最大的貿易伙伴。
正當大陸積極推動元首外交以求突圍的情況下,臺灣的民進黨政府也不因地方選舉正在進行,而輕忽拚外交的重要性。只可惜過去兩個月以來,蔡政府交出的外交成績也只是「重量不重質」。儘管若干亞太島國友邦元首與歐美國會議員相繼組團訪臺,但卻未見具體成果。倒是重要的國際會議如國際刑警組織與聯合國氣候峰會,臺灣連入場門票都沒有。
兩相比較,在大陸元首外交逆轉局勢而有所斬獲的對照下,眼前臺灣在國際上搏聲量的辦團互訪,充其量只是一種表演式的外交而已。(作者爲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合聘教授、臺灣對外關係研究暨發展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