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通膨越燒越旺 央行太樂觀(曾志超)
圖爲紐約消費者於超市內購物。(新華社)
蟄伏許久的通膨怪獸,一出手就造成全球動盪,各國央行紛紛祭出升息因應,壓抑高不可攀的物價。不過,全球主要央行的動作過慢,通膨已經難以收拾,現在才採激烈性的升息,經濟衰退風險日增,停滯性通膨的可能性大增。
西方國家在新冠疫情緩解後,需求暴增造成供應鏈產生瓶頸,拉動物價上漲。2月底俄烏戰爭爆發,加劇農產品與石油、天然氣等原物料的短缺,再引爆全球物價高漲,各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屢創新高,5月美國、英國、歐元區CPI年增率分別達8.6%、9%、8.1%。連一向物價平穩的我國也達3.39%,都是連續3個月突破3%。
美國聯準會(Fed)原本認爲物價問題只是短期現象,不願收手極爲寬鬆的貨幣政策,眼看物價不斷飆漲,才驚覺誤判情勢,轉爲鷹派,壓抑物價的動作一次比一次大,Fed日前一次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創下28年來最大的升息幅度,且暗示下半年,還可能續升7碼之多。臺灣央行隨即在當天下午舉行第2季理監事會議,宣佈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並將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半碼。
我央行透過升息的手段讓需求降溫,同樣地也會抑制經濟的發展,並衝擊就業市場,央行已經下修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由3月預測的4.05%直降到3.75%,今年保4無望。而物價方面,央行上修今年CPI及核心CPI年增率預測值,分別爲2.83%及2.42%。易言之,CPI雖然無法降至2%的目標值,但仍可從現在3%左右水準逐步下滑,第2季仍有3.45%,第3季與第4季則分別降至2.81%與2.24%。
但事實上,這樣的物價預測恐怕過於樂觀。首先,俄烏戰爭毫無緩和跡象,農作物、原物料與能源供應瓶頸難解;其次,部分國家陸續放寬邊境管制措施,央行預期機票及旅遊團費價格將會調漲。
此外,我國之所以CPI數據相較其他國家偏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控制能源價格,從2018年4月電價調漲3%後,已經連續8次凍漲;油價也維持低於亞洲鄰近國家的水準。中油截至4月底爲止,累計虧損更高達751億元、已超過資本額1301億元的一半,即使是國營事業也無法支撐長期虧損。6月底又將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經濟部凍漲態度已有所鬆動,若電價及油價調漲,又將帶動國內物價的進一步上漲。
各國央行期待透過升息及緊縮貨幣,達到物價下滑及經濟「軟着陸」的目標。然而,通膨氣焰卻愈燒愈旺,央行被迫加重力道,直接衝擊經濟,「硬着陸」的風險日增。疫情期間我國科技業受惠於供應鏈緊張出口暢旺,如今經濟反轉,企業庫存升高、需求降低,我出口產業將首當其衝。物價居高不下且經濟成長惡化的「停滯性通膨」,已不再遙不可及。(作者爲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