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美軍積極部署 所爲何來(羅慶生)

美媒報導說,美軍陸戰隊很快將被部署在距離臺灣很近的周邊地區,包括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及日本沖繩。圖爲2018年5月在菲律賓西北部舉行的美菲聯合軍事演習。(美聯社)

新年開春之際,美軍動作積極。國防部長奧斯汀先是1月中旬在華盛頓參加美日2+2安全諮商會議,會後宣佈將在日本沖繩部署新的海軍陸戰隊單位,月底又訪問馬尼拉,與菲律賓達成協議,將在2014年美菲《增強防衛合作協議》開放5個基地的基礎上再增加使用4個菲國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屬意的新基地雖未公佈,但媒體報導是在「距離臺灣很近的周邊地區」,而之前的基地則是靠近南海。這表示美軍的部署正轉向面對巴士海峽。美國積極調整臺灣周邊的戰略部署,到底所爲何來?

面向南海是爲了支援海軍的「自由航行」,面對巴士海峽則是爲了陸戰隊的新任務。奧斯汀提到「新的海軍陸戰隊單位」是指重新編組的「陸戰隊濱海戰鬥團」(MLR);因此要釐清美軍調整部署的意圖,需先理解MLR在未來戰爭中扮演的角色。

美軍理解未來面對的共軍是個科技能力相若的對手,和之前的伊拉克軍與阿富汗塔利班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而共軍在西太平洋作戰有主場優勢,因此在多次兵棋推演以落敗告終後,美軍提出「分散式作戰」概念,將以往打擊力集中在航母戰鬥羣的戰法,改爲分散於有足夠打擊力,且能相互通聯的獨立作戰單位。海軍陸戰隊於是重寫準則,拋棄以往的聯合登陸,改打「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ABO)。

MLR就是準備打EABO而重新編組的部隊。陸戰隊拋棄主力戰車,改配賦反艦飛彈或無人機。雖然縮編戰鬥人員,卻增加了強大的通聯與後勤能力。一旦戰爭爆發,各單位就迅速投放到各個預先選定的小島。這些分散在廣大海面上的前進基地能形成強大火網,打擊試圖通過的敵方船艦,封鎖整個海域。

這是爲何需要琉球與呂宋基地的原因,MLR需要濱海部署才能迅速投放。這也意味着美軍的作戰構想是要強化琉球至呂宋海域的防禦,將解放軍船艦封鎖在第一島鏈之內。而預先選定的小島,可能包括臺灣的澎湖羣島、東沙、小琉球、綠島與蘭嶼。

美軍的積極部署顯示了某種急迫感。不久前媒體曝光空軍上將米尼漢(Mike Minihan)發給屬下的備忘錄,他預判美中2025年將發生衝突,要求部屬完成戰鬥準備。這可能不只是他個人的觀察,而是美軍的集體焦慮。未來美軍在臺海附近的動作或許將愈來愈大。

這使得臺灣更需要戒慎恐懼,千萬穩住。因爲中共雖仍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基調,美國拜登政府也強調要建立「護欄」,但美軍的積極備戰卻可能形成「自我實現的預言」。即便雙方都不願戰,懷疑與恐懼仍將使戰神自我催生。果真如此,讓我們再提醒一次不久前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兵棋推演共軍在2026年入侵臺灣的結果:美軍慘勝、共軍慘敗、國軍全滅,臺灣成爲焦土。政治人物對此,能不慎乎?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