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老闆們快支持藝文出版(趙政岷)

文化部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臺灣證券交易所協調,將「企業促進文化發展」明確納入我國永續發展實踐範疇內。上市櫃公司只要投入資源支持國內文化發展,並在公司的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書中揭露相關內容,即可於評鑑中得分。圖爲文化部長李永得。(圖/本報系資料照)

爲促進上市上櫃企業支持文化發展,文化部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臺灣證券交易所協調,前陣子促成了將「企業促進文化發展」明確納入我國永續發展實踐範疇內。換句話說,自今年第10屆公司治理評鑑中,上市櫃公司只要投入資源支持國內文化發展,並在公司的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書中揭露相關內容,即可於評鑑中得分。文化部長李永得預估,企業贊助支持國內藝文發展的規模將可從以往的1年20億元,成長到今年約30億,2024年更可達80億。

企業贊助向來是藝文活動的主要經費來源,古今中外歷史上都是如此。這幾年臺灣的藝文產業表現水準愈來愈好,但苦於消費習慣及市場規模有限,多數的藝文團體都苦哈哈的,尤其疫情衝擊更讓產業無以爲繼,許多藝文上下游專業人才也因此轉行求活去了,這對產業的發展大大傷害。

以出版產業爲例,前年疫情正濃,實體書店門可羅雀,好在有藝文紓困暫解燃眉,而出版業因爲自2021年3月的圖書5年暫免營業稅的支持,進項退項相抵,各家出版社大約省了2~3%的營業稅費,這直接變成淨利,在疫情期間不無小補。這筆錢有多大?若以目前出版業的年產值180億估算,也不到6億元,可見這產業多麼渺小脆弱,如此就能救急。

但擺在出版業的困境是,圖書的閱讀風氣日下,現代人習慣用手機或屏幕看影音或短訊息,一本動輒3、400頁的書,許多人已無耐心,也啃不下去,這不管紙本書或電子書都一樣。很明顯的,讀書已離開了絕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形態。

而這兩年紙價上漲1、2成,所有印製加工也漲,稿費與版稅不會降,網站書店通路的加碼折扣促銷,還要出版社一起吸收。大家也許不知道,書店賣不掉的書,是永遠可以退還給出版社要錢的。加上書的累銷量不斷降低,這也是爲什麼書價悄悄的漲了,而出版社卻愈來愈難活。儘管有疫情紓困與圖書暫時免徵營業稅,但終究治標無法治本。

我們忍心看藝文出版產業一蹶不振?出版代表的創作環境,是思想與言論的自由多元,一個不讀書的社會的確是個國安問題。文化藝術也是一個國家的名片,代表的是文明鑑賞與生活水準。如今好在文化部促成了企業支持藝文經費得以註記得分,對產業應是大大利多。

企業推動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已是全世界的經營趨勢,也將成爲消費指標。臺灣企業無論經由捐贈、贊助、投資、採購、策略合作、技術服務或任何其他支持模式,都可以將資源挹注於文化藝術出版產業。透過這明確的規範,將有助於帶動更多企業落實文化永續,也能對文化產業注入更多活水。

1月31日,年後上班第2天,臺北國際書展就要開幕了,各企業會大力購買圖書與門票、充實企業圖書室、發放員工購書福利金、2月4日補上班日放員工休假去逛書展嗎?老闆們請付諸行動吧!謝謝。

(作者爲臺北書展基金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