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拜登摸習底 兩岸還有得熬(朱駿)
拜登與習近平將出席印尼主席的G20峰會。圖爲2015年習近平訪問美國,副總統拜登迎接的合影。(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在下週於印尼峇里島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期間與習近平會面,他在期中選舉後的白宮記者會中表明,不會在臺海問題上做出任何重大讓步,並說,「他想和習透過會談,列出雙方的紅線,以判斷彼此的利益是否衝突。」他並指出,「如果雙方利益衝突,要怎麼解決、如何化解。」
如果聚焦臺海,美國的底線大概包括兩項,首要的是和平,這個和平是要排除武力以及任何一方加諸另一方的強制性脅迫,這大概與中共的和平定義不一致;其次,拜登會重申「一箇中國政策」,但不會接受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拜登雖然極不樂見,但不會說出反對中國統一之類的表述,只會提出和平的限制條件,或加上要臺灣人民同意的條件。
事實上,若兩岸真能和平統一,和平與臺灣人民的同意應是一體之兩面,臺灣人民的同意應會先發生,只是依現在與可預見之未來情勢,看不到可能性罷了。不過,情勢會變遷,一旦出現重大變遷,不能排除出現類似兩德統一情況的機率。
站在習近平的立場,他首先要鞏固「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主權完整性,想要排除「外部勢力干涉」和「臺獨」。如果他主張的一箇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難以如願,若是他能退一步,就以地理主權完整的中國爲定位,既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是「中華民國」,那他應有勝算;畢竟,拜登不敢否定臺灣是此種中國的一部分,否則,就是支持臺獨。
至於習近平若想要排除「外部勢力干涉」和「臺獨」。在美國的「一箇中國政策」下,臺獨幾乎沒有空間,若有,就是對一箇中國政策的直接否定,拜登不至於走到這個地步。若是要排除「外部勢力干涉」,顯然與自己的行動矛盾,必須屢屢與美國論辯所謂的「臺灣問題」,就是自願身陷在「外部勢力干涉」之中了。形勢比人強,話不能說得太滿。
是故,排除「外部勢力干涉」其實是一句空話,而且與是否動用武力直接掛鉤,恰恰折射出自己動武決心不足的心理狀態。
自2019年1月2日大陸方面改動「九二共識」的標準說法,以及2020年香港國安法出臺之後,兩岸和平統一已沒條件,武統風險太高,沒把握或沒決心,後續長尾效應的影響吃不準,兩岸情勢越發呈現爲一個「爛僵局」的現象,中美激烈的對抗,令此爛僵局有可能成爲臺海乃至世局不穩定的禍源。
目前美方居於上風的位置,期中選舉剛完,拜登不可能有什麼讓步,拜習會只是拜登摸習的底,讓全世界看他對中國或乃至習如何有耐心,仁至義盡,拖垮其形象,如此而已。真正的目的應該不是探求「要怎麼解決、如何化解」之道。若真有此心,早就可以推動兩岸政治對話了,但這似乎又違反「六項保證」,美方亦不樂見兩岸越走越近。
兩岸之事還有得磨與熬,真正的問題在大陸的體制,真正能催化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在臺灣手上,臺灣朝野若爲自身前途着想,不要受拜習會或中美激烈對抗影響誤導,失去事物本質的焦點,錯失大好機會。
(作者爲時事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