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典志/2019年iPhone發表會的「創新原罪」

▲爲什麼大家都說 iPhone 發表會愈來愈無趣?因爲我們並不真正理解什麼是創新。(圖/記者洪聖壹攝)

施典志資深編輯譯者社羣經營者講師、自由部落客,曾任PC home雜誌副總編輯、T客邦創辦人博客來總經理特助、Yahoo奇摩社羣經理(無名小站、知識+、Flickr)、Rocket.cafe 火箭科技評論編輯總監,目前在ETtoday負責某神秘小計劃。

蘋果 2019 年秋季發表會後,照例又有一堆媒體和網友在酸,說新產品了無新意,發表會很無聊等等。

手機好到超過一般人需求

大家會有這樣的感覺,很大一部分原因,往往是因爲高階消費型資訊產品,早已離一般人的生活愈來愈遠;發表會中提到的各種軟硬體創新,其實老早就遠遠超過大多數人的日常簡單需求。

舉例來說,iPhone 11 Pro 的三個鏡頭,看起來確實很酷,也是手機攝影技術上的一大突破;但多數人可能只要用個低階手機,再加上整容修圖軟體,就可以用得很開心了。

既然大多數的功能跟一般人無關,再加上價錢又貴上一大截,多數人當然會覺得「了無新意」—不是真的沒有創新,而是這些創新離一般人愈來愈遙遠。

▲iPhone 11 Pro 的三個鏡頭,看起來確實很酷,也是手機攝影在技術上的一大突破。(圖/記者洪聖壹攝)

高階機,就是專業

蘋果當然愈來愈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今年開始把高階款 iPhone,一般人用不着的三鏡頭系列,加上了「Pro」的標籤,表示這個是專業適用的機種

我覺得這個策略比什麼 R、S 之分要清楚得多了。就像當年 Steve Jobs 再度回到 Apple,一舉把原本複雜的產品線,依照「桌上型/可攜」、「消費等級/專業等級」的邏輯,砍到只剩下四種產品:

▲Steve Jobs針對Apple產品定位出4大類別。(圖/作者提供)

今年 Apple 也讓 iPhone 迴歸這個產品線邏輯,把高階機種也掛上 Pro,所以整個 Mac、iPhone、iPad 的產品線區分概念,也變得更爲一致,就像這樣:

▲Apple 產品線的區分概念。(圖/作者提供)

這樣的清楚區分,有助於用戶正確挑選自己適用的產品;所以用不着那麼高階功能的 iPhone 用戶,去買價錢相對合理的 iPhone 11 就好。

認爲自己有專業機需求的用戶,多付一點錢去買專業機種,當然也是應該的;就像想開好車的人,多半不會一天到晚嫌 1A2B 太貴

關於 iPhone 11 Pro 的專業用途分析,大家可以看看這篇好文。

接下來,順便來談談所謂「創新」的意義。

批評發表會了無新意,這種批評本身就很了無新意

要談創新,就必須把創新這件事,放到它的脈絡裡來看待,我們才能好好思考一下創新到底是什麼。

這些年來,每次 iPhone 的發表會一結束,我們必然會在媒體或網路上聽到「了無新意」的批評。

說實話,這種批評本身就很了無新意,真是聽到耳朵長繭;來,哪一位可以告訴我,其他廠商做了什麼革命性的創新?Google 的 Pixel 系列、Samsung 的 Galaxy,近年來不都也是這裡加強一點,那裡升級一點?哪一家有什麼真正革命性的創新?

這裡不是要幫 Apple 或各家廠商叫屈;而是要說,在一個成熟的產品領域中,要年年出現讓大家大感驚豔的革命性創新,本來就愈來愈困難。

汽車界所有的創新,幾乎都是漸進式的創新。(圖/pixabay)

成熟產品的創新「原罪

先不看手機,來看另一個極爲成熟的產品領域:汽車。

很多汽車大廠的產品線,都是遵循兩三年一次小改款,四五年一次大改款的節奏進行;但平心而論,不論是小改款或大改款,除了近來的電動化大潮之外,這二十年來,汽車領域可曾出現真正革命性的創新?

沒有,汽車界所有的創新,幾乎都是漸進式的創新:引擎一代比一代省油高效、安全性一代比一代提高、電子配備一代比一代豐富,餘類推

智慧型手機的硬體發展到現在,也已經十多年了;這十多年來,它也從全新的科技產品,變成像汽車一樣極度成熟的一般消費品。所以在手機硬體領域能做的「合理創新」,就和汽車一樣,也是漸進的:處理器愈來愈快、熒幕愈來愈漂亮、照相愈來愈強,電池續航力愈來愈長,等等等。

除非手機的元件技術出現重大突破,例如可以把電池、處理器和其他零件全部變透明,那就做得出外觀有如一片玻璃板的全新概念手機;不然手機界在未來五年到十年之間,我想很難再出現令人耳目一新的革命性創新。

爲賦新辭強說愁

不少自我標榜是「革命性創新」的,有的其實沒那麼革命,有的甚至因爲「爲創新而創新」,反而變成災難一場。

例如可摺疊手機,就是典型「爲創新而創新」的案例華爲的摺疊手機在上半年喊得很大聲,到現在仍然沒有正式開賣;三星的摺疊手機更慘,在技術還沒有真正到位的情形下就拿出來,結果幾個科技記者一測試就壞掉了,只好趕緊宣佈延後上市。

▲創新的價值,在於高效率地解決既有問題。(圖/pixabay)

像這「爲創新而創新」的創新,在科技行銷界其實案例所在多有;像是在冰箱上裝熒幕來上網、各種可愛但是傻不隆冬的家用機器人等,都是血淋淋的失敗案例。

硬體的創新極度受限於元件的技術瓶頸,但是軟體或服務則沒有這些限制,所以未來大家會看到一個現象,更多的創新將會來自軟體或服務領域。

創新的價值,在於高效率地解決既有問題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社會大衆用來檢驗軟體和服務是否創新的標準,往往會比硬體的創新更爲務實;因爲軟體和服務必須要高效率地解決現有的各種問題(另一種說法叫做「痛點」),才能展現出創新的價值;這種創新往往會是突破性的,而非漸進的。

用這個標準來看上面提到的「智慧冰箱」和「家用機器人」的創新失敗,其實就很清楚:這兩種東西並沒有更高效率地解決現有的問題,所以根本就不算是創新。

也因此,我們如果用相同的標準,來看硬體的創新,也許就能更加準確、更能抓到重點,也更能理解爲什麼硬體創新如此困難,而不是隻是看爽的,或是淪爲比較規格數字高下的賽豬公遊戲。

熱門推薦》

►新媒體爲什麼也不好過?爲什麼難以找到可依賴的商業模式?►這個時代,爲什麼還要繼續寫部落格? ►看更多【施典志】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施典志《Medium》。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