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20公里遠足徑基本貫通

本文轉自:深圳特區報

登上塘朗山、梅林山,遠眺香港;徒步馬巒山,一覽深圳版“小千島湖”;穿行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東西涌穿越線;攀上七娘山大雁頂,遙望東方第一縷晨光……

近日,記者從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獲悉,420公里深圳遠足徑“三徑三線”實現基本貫通,一個“通山達海,生態文明”的深圳“新戶外天堂”正在到來。這是繼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福田中部“五園連通”後,深圳山海連城計劃落地的又一重要項目。這個春節,衆多市民沿着深圳遠足徑,徒步山林海岸,與自然相擁。

“三徑三線”串聯生態資源

目前,已貫通的深圳遠足徑“三徑三線”包括鯤鵬徑、鳳凰徑、翠微徑與陽臺山環線、馬巒山環線、三水線。

鯤鵬徑全長200公里,西起自然人文勝地鳳凰山飛雲頂,東至地質奇觀寶地七娘山大雁頂,串聯10餘座主要山峰、約17個自然郊野公園、8個大型湖庫、10個歷史人文地、30餘個城市觀景點、9大城市重點發展片區……沿途多處超級觀景點讓山海連城的壯闊景觀盡收眼底。

鳳凰徑從鳳凰山北延至馬鞍山,全徑連接寶安區與光明區的山水資源,串聯了石巖溼地公園、觀瀾森林公園、光明森林公園、羅田森林公園……沿途可賞田園風光,享碧河水韻,探森林秘境。

翠微徑全長約46公里,全徑連接坪山區與龍崗區的山水資源,串聯馬巒山郊野公園、燕子湖片區、清林徑水庫……沿線山光水色、青翠縹緲。

陽臺山環線以勝利大營救廣場爲起終點,全長約38.5公里。馬巒山環線以梅沙灣公園(華大基因)爲起終點,全長約38.5公里。三水線起點大鵬新區壩光白沙灣,終點坪山區水祖坑,全長約18公里,是深圳最經典、最知名的挑戰級徒步穿越線路之一,串聯起延綿起伏的108座大小山頭,累計爬升達1600米,也因此獲得了“深圳戶外畢業線”之稱。

用低成本連通生態斷點

據瞭解,深圳遠足徑是實現“山海連城·公園城市”、貫通“一脊一帶二十廊”中“一脊”的重要載體。

420公里長的路線如何產生?如此長度的線路又是如何實現連通?

“我們基於城市的生態空間和自然資源基地,結合徒步愛好者們在深圳多年行走探路形成的經典路線,例如陽臺山環線、三水線等,來做全市遠足徑線路的總體規劃。”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道,通過多次實地踏勘選線,調查沿線歷史文化遺蹟、生態狀況,確定“三徑三線”的線路走向,形成長距離、跨區域的長途遠足線路。同時,梳理沿線的生態斷點,用較低的成本,通過自然步道、生態廊橋等微連接方式,縫合生態斷點,部分線路借用了綠道、碧道和市政道路進行連接。

2024年1月以來,新近落成的鯤鵬徑1號橋已成熱門打卡點,布點在此的紅外攝像頭也首次記錄到野生豹貓穿行過橋。該生態廊橋正是連通了鯤鵬徑最大的梅林山-銀湖山生態斷點,是人類活動與物種擴散、野生動物基因交流互不打擾的“雙通道”,實現鯤鵬徑第八段全面貫通,同時也促成420公里“三徑三線”基本貫通。

堅持“三零”原則保護生態環境

近期,已有許多徒步愛好者行走深圳遠足徑,沿途吸引他們的除了山海城交織共融的美景外,還有原生態的土路——自然步道。

“這樣的步道跟自然比較融合,水泥路、石階路都太過人工了。”在戶外達人龔小姐看來,自然步道既維持了原生態又很安全,她希望深圳遠足徑能保留更多原生態環境。

在打造遠足徑的過程中,深圳秉承“水泥鋪裝零增長、生態資源零損失、自然環境零衝擊”的“三零”原則,主要採用手作工法,摒棄了傳統的大型器械開山築路方式,以人工方式使用非動力工具修復步道。

“人走的危險的地方增加拉索繩杆,保護行走的安全;容易被水沖刷的地方,修復水土流失;邊坡不穩固的地方把它穩固,我們更多的是在自然形成的路上做點狀修復。”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傳統依賴機械工程修建的階梯式登山道相比,自然步道的鋪設更尊重歷史現狀和自然地貌,用到了渡步、臺階、導流橫木、安全繩等26種常見的手作工法,對大自然的衝擊更小,成本更低,更易於維護。

值得一提的是,馬巒山郊野徑—山河步道線路上建立了“微型自然保護點”,建立香港瘰螈微型自然保護點,通過營造適合野生動植物生長的生境,引導公衆保護它們的棲息地。

衆多團體、市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

龍崗大窩嶺郊野徑親子探秘線作爲全市郊野徑的優秀案例,也是備受家長孩子們喜歡的徒步路線,親子探秘是它的特色,而路線打造背後的故事更是亮點。

據介紹,大窩嶺郊野徑親子探秘線與龍崗區兒童公園相連,打造之初,這些問題曾被提出,與兒童公園相連的郊野徑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基於這些考慮,龍崗區邀請周邊學校師生參與共建,徵集孩子們的想法。整條郊野徑約5.8公里,通過互動裝置、科普解說,還有一些周邊的生態資源吸引孩子們走進山裡,給孩子們一個撒野的機會。步道推出以來,周邊居民常會自發過來邊走邊撿垃圾,淨化山林。

深圳遠足徑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帶領市民親近自然、瞭解自然、呵護自然。深圳城管部門聯合深圳市登山協會、磨坊等知名戶外運動公益組織多次開展實地調研,充分挖掘步道沿線自然、人文及歷史特色,對步道選線進行深入研究,確保可實施性。同時,招募一些熱愛戶外活動、熱愛自然的市民、企業或社會組織來參與共建共治,從踏勘、選線、修築到取名、維護等環節,從招募的情況來看,企業、社會團體、市民參與踊躍。(記者 林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