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者就業不易 伊甸基金會籲補助僱主修無障礙空間

國內身心障礙者勞動參與率僅遠低於一般人。伊甸基金會指出,就業輔導員介入、職務再設計都有助其穩定就業、立足社會;補助僱主修繕無障礙空間,也有助降低聘僱門檻。

今年52歲的惠如,因爲出生時缺氧導致右手功能缺損,找工作連連碰壁,就算找到工作也難久待。20年前她進入伊甸基金會庇護洗衣店,接受工作態度、情緒管理、人際溝通等訓練,如今從乾洗到整燙,店內大小事都難不倒她,還能教導同事如何摺疊和服、韓服等特殊服飾,儼然是當家助教,也交到不少朋友。

根據勞動部資料,一般民衆勞參率近6成、失業率約爲3.34%。但民國108年「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發現,15歲以上身心障礙者勞動參與率僅20.7%,失業率達8.1%;其中近9成失業者渴望被僱用,即便進入職場,身障者平均薪資有低於一般人薪資的7成。

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指出,身障者常因反應較慢、人際關係應對能力較弱,在就業時遭遇僱主或同儕歧視,但其實透過就業輔導員的介入,媒合身障者興趣、能力與職場需求,加上職務再設計,就能提高身障者的就業穩定性。

「身心障礙者就業不只是就業、賺多少錢,他們也與我們一樣,想靠自己的努力,在社會立足」,何天元說,除了庇護性職場,也盼身障者能進入一般競爭性就業市場,讓身障者有更多選擇,也獲得成就感。

政府能如何協助讓職場對身障者更友善,何天元說,經觀察,國內不少就業空間確實環境比較老舊,缺乏無障礙設施,僱主也於此遇到困境,呼籲政府針對願意聘僱身障者的企業,提供無障礙空間修繕補助,降低聘僱門檻,可能比處罰更有效。

伊甸基金會身心障礙者服務計劃今年以「身障貧窮」爲主題,盼大衆看見身心障礙者的生活窘境與需求,因社會無法包容理解、制度無法接住需求,導致生活、就業、就醫、就學,以及文化休閒、人際互動等陷入匱乏困境,期盼社會大衆與伊甸攜手,支持身心障礙者好好過日子,預防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