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聚兩會|建議推進中國向東盟單邊開放,呂紅兵委員有這些思考

當前,世界經濟格局加速演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充分用好RCEP規則,深化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加快構建更加穩定、更具韌性的中國-東盟產業鏈供應鏈,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合夥人呂紅兵擬向2024全國兩會提交一份《關於推進我國向東盟單邊開放的提案》,他認爲,在此背景下,主動推進向東盟單邊開放,是中國高水平開放的戰略性、務實性選擇。

他提出,向東盟單邊開放將助力東盟釋放增長潛力與發展活力。2023年東盟提出打造“增長中心”設想,正在制定《2025年後願景》,對中國開放市場有迫切需求。爲此,應跳出現有“增量拓展、對等開放”的合作框架,以向東盟單邊開放,儘快實現中國市場規模優勢與東盟經濟活力優勢的疊加。

同時,向東盟單邊開放有助於打造穩定安全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網絡。目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不確定性明顯增大,產業鏈供應鏈區域化趨勢增強。向東盟單邊開放,將增強中國市場在區域分工協作中的特殊作用,並由此構建起“中國研發+東盟組裝+中國市場”“東盟資源+中國智造+中國市場”等產業鏈價值鏈。

對此,呂紅兵建議:第一,推動形成中國-東盟製造業分工合作新格局。

針對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等優勢產業領域,向東盟全面放開市場準入限制,支持其嵌入中國產業鏈供應鏈。

在進一步深化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合作的同時,深化在生物醫藥、工業機器人、石油化工、電氣設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合作,形成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新突破。

以產業鏈爲基礎佈局供應鏈,強化對原產自東盟區域製造業相關原材料、中間產品、加工製成品的採購。

在初級產品生產和原材料簡單加工領域,支持國內企業加大在東盟海外投資佈局,引導國內企業重點開展研發、設計、諮詢、第三方認證、金融保險、物流、採購等配套服務。

第二,共建海洋漁業等藍色經濟產業鏈供應鏈。

擴大對東盟海產品進口,支持中國企業在相關國家合作建設海洋牧場、設立跨境漁業加工園區,合理佈局捕撈、養殖、加工、保鮮、運輸等產業鏈。

發揮中國漁業種苗研發、養殖等技術優勢,開展現代漁業養殖技術援助與能力建設,並向東盟擴大漁業及相關技術服務出口。

主動向東盟分享中國較快增長的郵輪旅遊消費大市場,支持企業推動共建郵輪旅遊聯盟、港口聯盟,聯合打造“一程多站”式國際郵輪旅遊航線。

同時,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共同開發,實現中國-東盟海洋資源共同開發的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