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真的降溫了嗎?

最近社區團購降溫的話題,熱度明顯上升不少。

核心原因是前段時間幾家巨頭所佈局的社區團購業務遇冷,不論是巨頭投資的新銳入局平臺,還是巨頭旗下自有平臺,都紛紛在混戰當中敗退。

比如像同城生活、松鼠拼拼、食享會等,破產停業,一地雞毛,包括像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大裁員和撤城的消息,也在某種程度上意味着投降。

曾經巨頭們一度認爲的大紅利市場,期待着箇中曲折最終實現爆發的增長故事,最終沒有到來,資本此起彼伏,巨頭們猛踩油門,監管雖遲到,但剎車早已失靈。

今年3月,市場總局對橙心優選、拼多多、美團、十薈團分別罰款150萬元。

核心原因是因爲被市場監管總局定義爲“爲排擠競爭對手或獨佔市場,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而後愈演愈烈。

那麼問題來了:

儘管一切都來的太突然,彷彿先前沒有絲毫的預兆,社區團購的話題就被某些媒體判了死刑。

或者換個角度來說,它們想表達的是這個賽道的格局已定,資本的熱情更應該逐漸迴歸理性。

在政策的干預下,社區團購只是恢復正常的市場秩序,一次更加公平、理性的降溫,或爲最合理的解讀。

不得不承認,社區團購確實嚴重干預且影響了線下實體商販及菜市場的生意。

就像電商、直播電商對傳統實體生意的衝擊一般,充滿瘋狂與挑釁。

那對於品牌而言,當市場恢復理性,品牌的機會點在哪裡呢?

其實這個機會和新消費品牌的底層邏輯是一樣的,那就是找細分品類的紅利。

其實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平替”時代已經結束了。

即便是很日常的一件商品,用戶更願意相信品牌化的產品,而且老品牌也已經有了消費疲勞的趨勢,空喊的經典、老字號越來越多,真正讓用戶覺得「值得」的老字號品牌越來越少。

所以「品替」纔是未來社區團購競爭的最大優勢,不論是即時性的生鮮還是便利性的快消,大家肉眼可見的,很多地域品牌已經開始着手了。

二、品牌可依託平臺,亦可獨立平臺

衆所周知,社區團購的生意,品牌對社區平臺有着強烈的依賴,或可稱其爲社區營銷最大的渠道。

這樣的優勢就是品牌無需開疆拓土,靠着平臺自有流量就可以實現帶貨的目標,品牌要做的就是不停的鋪貨鋪渠道就ok。

但其實這種傳統的模式對品牌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飯,一方面同品類的貨架競品依舊不少,另一方面平臺的高傭抽成也大大壓縮了品牌的收益。

所以從品牌的角度而言,想要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依託社區平臺只能作爲其中的一個渠道,想要實現更大的突破與增長,還是要聚焦線上。

比如各大社交媒體平臺,尤其是最近Z世代聚集地B站首次嘗試直播帶貨,雖然很青澀,但這種需求,正隨着當下年輕一代的崛起,變得越來越明顯。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今年2月發佈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

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9.27億,佔網民整體的93.7%。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爲8.73億,佔網民整體的88.3%。

在這個體量之下,品牌的目標用戶和潛在用戶創造賣貨的KPI其實是輕而易舉的,關鍵是如何在有效的流量池之下把品牌塑造起來。

還是那句話,中國當下並不缺好的產品,有高效成熟且完整的供應鏈,真正缺的是有新價值觀、消費觀和社會觀的品牌,真正的國貨代表品牌。

三、社區內外聯動,全域破局最穩妥

那如何塑造品牌呢?

方法論我們之前的文章有聊到,今天我們從社區營銷的角度切入,如何以社區爲基點線上線下聯動,由內而外倒推,實現全域破局呢?

從執行端來看,充分利用好像新潮傳媒等社區梯媒是一個合理且有效的手段。

如果產品早已佈局各大社區平臺,那就藉助社區梯媒的助力加持。

我們把維度升高,從策略端來看,線下社區其實就已經形成一個小的傳播鏈路,聚焦產品端、傳播端、用戶端,高效且有用。

在社區之外的線上,有以下兩個做法:

品牌一方面可以在社交媒體維持與用戶的日常運營動態,同時也可以不斷的深入用戶洞察,藉助社交媒體的熱點進行深度溝通,進而實現用戶到粉絲的轉化。

另一方面,品牌策略的落地執行,離不開終端社區的傳播。

當執行端的傳播已經爲品牌積累了一定的用戶心智時,品牌層面的情感/價值/幽默的內容將會爲品牌在用戶上的心智助力加分,

這種重複也更有助於從用戶到粉絲,再到忠實粉絲的轉化。

四、總結

雖然政策對社區團購實行監管,本質上是對市場公平的維護,對品牌而言其實並沒有過多的干預,而且當下社區平臺大的格局基本已定。

品牌要做的就是在全域,能力範圍之內,提升自己的品牌力,在社區之下,一方面對品牌進行一個檢驗與反饋,不論是口碑還是銷量。

另一方面,也是通過社區這個小的終端實現一個閉環,進而與品牌本身實現雙向溝通,實現良性循環。

本文由 @社區營銷研究院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