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沒有臺灣主權 只有中華民國主權
旺報社評
2024藍綠白候選人都高喊「兩岸和平」,但背後邏輯和論述截然不同。侯友宜強調,捍衛《中華民國憲法》就能維護兩岸和平;賴清德說,沒有主權的和平是假和平;柯文哲則將「臺灣自主」與兩岸和平連結。一個和平,各自表述,但有一個關鍵概念還是繞不過,那就是「主權」。
兩岸和平 繞不過主權
所謂「沒有主權的和平是假和平」,言下之意,國民黨追求的兩岸和平是以出賣主權爲代價,所以是假和平,只有民進黨堅持主權,才能帶來真和平。賴清德口中的「主權」,就是他在參選演說中提到的「臺灣有土地、有人民,並且定期改選各級政府,行使公權力,服務人民,事實上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必另外宣佈獨立」。簡言之,賴清德界定的「主權」是「臺灣主權」,這也是他「務實臺獨論」的內容:臺灣已經主權獨立,不必透過修憲、正名等方式另行宣佈獨立。
柯文哲的兩岸論述以「九六共識」爲主軸,最初出自呂秀蓮,大意是指1996年臺澎金馬首次舉行中華民國總統直選,以此次選舉爲標誌,2300萬臺灣人不分黨派建構起同屬一個政治共同體的「臺灣意識」,是平行於對岸的另一個政治共同體。柯文哲的「九六共識」和「臺灣自主」概念相互貫通,都是對「臺灣主權」的修飾性表達。
「臺灣主權」很多人聽得順耳,綠營政治人物和媒體更時刻掛在嘴邊,實質上是一個建立在虛假歷史事實之上、毫無法理基礎的話術。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民進黨和臺獨常常說,「臺灣就是一個國家」,因爲臺灣「有土地、有人民、有政府、有護照……」,卻漏掉了「憲法」,而憲法纔是現代國家存續的必備要素。
綠營刻意對憲法閃避,是因爲在臺灣目前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及憲政體制界定之下,臺灣不是一個國家,更不存在獨立的問題,更準確的說,臺澎金馬是「臺灣地區」或「自由地區」,纔是最符合憲法的表述。換言之,我們的國家是中華民國,我們的主權是中華民國主權,絕非是民進黨口中「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只是名稱叫做中華民國」。
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上任時宣示,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是對民進黨違憲國家定位和兩岸論述的糾正,獲得臺灣主流民意的信任與美國等國際社會的認可,大陸一開始也不否定蔡英文轉型的努力,希望蔡政府繼續完成「答卷」,但事與願違,兩岸關係漸趨惡化,民進黨也陷入臺獨抗中民粹無法自拔,轉型路線最終失敗,釀成今日臺海兵兇戰危的局面。
國家主權 避不開憲法
臺澎金馬人民享有一人一票選舉總統、地方行政首長與各級民意代表的權利,及三權分立、政黨輪替的政治體制,都源於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這套體制依據憲法增修條文是中華民國在「國家統一前」、在「臺灣地區(臺澎金馬)」的階段性政治安排。換言之,臺灣民主、兩岸和平的真正「護欄」,是中華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而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民國主權是一體的。所謂「臺灣人的自由民主」,其實是「在臺灣地區的中國人的自由民主」。
中華民國總統要向《中華民國憲法》宣誓效忠,應該理直氣壯堅持中華民國主權。堅持中華民國主權意味着兩點:其一,臺澎金馬的自由民主憲政體制和「國家統一」不是對立或排斥的關係,因爲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確立了「國家統一前」的兩岸分治現狀,才奠定了臺澎金馬的民主制度;其二,中華民國總統有義務與大陸地區當局展開對話、和平解決分歧,因爲大陸地區屬於中華民國固有疆域,維護好「國家統一前」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的關係,是中華民國政府職責所在。
民進黨和賴清德的「臺灣主權」,不僅是對中華民國主權的切割,也是對《中華民國憲法》的褻瀆。2024年總統大選,是違憲和護憲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