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倒退嚕的美式與臺式民主
旺報社評
美國國會山莊滋擾事件過去1年了,這1年美國並未引以爲恥。政黨惡鬥不止,國會亂象叢生,重大法案與撥款案遲遲未能通過,政府面臨關門危機,社會分裂比1年前更嚴重。一項民調顯示,美國有35%受訪者認爲,有生之年可能見到美國發生第二次內戰,1/4的受訪者認爲可能目睹美國分裂。國會滋擾事件的幕後推手前總統川普卻逐漸掌握共和黨,大有2024年重返白宮之勢。
川普2024恐重返白宮
根據「自由之家」《2021年世界自由度報告》,民主連續15年在走下坡路,其中一些最大的倒退來自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民主國家:美國和印度。而位於瑞典的國際民主與選舉協助研究所(International IDEA)在去年發佈「民主倒退國家」的年度名單,美國是首次被列入該名單中。美國民主倒退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美國人對於民主也逐漸失去信心。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甘乃迪政治學院對美國18至29歲的年輕人調查顯示,有超過半數對美國民主政治逐漸失去信心。
美國民主倒退與政治兩極化有關。政治兩極化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幾項:第一,固化貧富差距的政治經濟體制;第二,贏者通吃且容易操弄的選舉制度;第三,日益惡化的金權政治;第四,激化分裂的媒體,特別是社羣媒體對於選舉的影響;第五,政客利用身分政治操弄社會議題;第六,全球化帶來產業結構的改變。
美國政治的兩極化充分暴露美國民主的侷限性,美國政治體制對於科技、社會、產業的快速變化無法做出有效的反應與調整。由於改革無力,人民失去耐心,正好成爲民粹主義的溫牀。在民粹氣氛下,對內歧視少數族裔、排斥新移民;對外尋找新敵人、強調美國特殊論,這又重傷了美國的形象。
二次大戰結束,美蘇很快進入冷戰,美國以自由民主的意識形態爲號召與蘇聯對抗。因此在戰後很長一段時期除了支持西歐民主國家外,即便是爲了冷戰需要支持威權政體,也要求多少要有一點民主包裝,像臺灣在兩蔣時期就被稱爲「自由中國」。1970年代更是大力提倡「人權外交」,成爲美國外交政策的重點之一。人權外交加上美國的開放市場,對「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負面選舉行政不中立
蘇聯、東歐共產政權相繼瓦解,美國認爲是自由民主戰勝專制極權的結果,對於民主輸出仍舊充滿自信,在後冷戰時代,隨着反恐戰爭與顏色革命將民主帶到更多的地區。但是21世紀許多新興民主國家出現民主倒退的現象,除了少數因爲軍事政變的例子外,許多是出現「不自由民主」或是「選舉威權」。而「阿拉伯之春」雖然在阿拉伯世界一度蔓延,但是能維持穩定民主的國家卻少之又少。
美國的民主輸出在21世紀的成就遠遠不如上世紀末,更嚴重的是,出於地緣政治的考量,對於民主也有「雙重標準」。例如美國對於匈牙利、波蘭的民主倒退就視而不見,在去年底召開全球「民主峰會」竟然也邀請許多不民主國家,爲人詬病。加上美國自己在民主上已經失去示範和領導地位,產生不良作用,讓人擔心美國的「民主輸出」變成「輸出民主倒退」。
從前述美國政治兩極化因素可以看出,美國民主倒退的原因不在於外部威權國家的挑戰,而是自身對於民主政治的理解與信仰出現嚴重分歧,如何重新建立社會共識進行體制改革,纔是美國民主的出路。用民粹主義邪惡化其他國家,醜化政敵,都不可能將美國民主帶回正軌。就像美國日裔學者福山最近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去年的國會山莊事件將美國的分歧蓋棺論定並加以深化,也將在未來幾年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影響。
臺灣民主受美國影響極大,過度重視選舉而非政策辯論。臺灣最近的幾次投票與選舉,都出現行政不中立,負面選舉惡化的現象,民主倒退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民衆對政治的冷漠不代表社會矛盾就此解決,反而可能埋下更不確定的變數。臺灣的民主不僅是我們得到國際支持的成就之一,更是華人社會民主實踐的典範,當光芒盡失時,我們也將失去最可貴的資產。不論美國民主或是臺灣民主都到了檢討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