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柴燒料理新潮—國際風格原民新菜式
「烤鵪鶉、黑蒜頭、香草醬」結合了柴火炭烤的烹調、法式料理的技法、原住民香料的運用,Akame不但爲柴燒找到料理新方法,也爲臺灣原住民料理演繹出全新的風貌。 (攝影者.許家華)
用柴火烹調食物,並不是個新發明,當我們被現代化廚房的各種低溫烹調設備炫惑時,這種最原始的料理方式,卻悄悄捲土重來。這股新食潮又將爲饕客們帶來什麼樣的味蕾驚喜呢?
窯烤鵪鶉 佐土當歸香草醬
今年最火紅的餐廳當屬Akame了,雖遠在屏東的原住民部落,但網路預約訂位,至少要排上一個月纔有座位。柴火、原住民餐廳,大夥會聯想到什麼畫面?在森林裡架起烤肉架、生起營火,圍着營火吃燒肉?那你就大錯特錯了,Akame絕對會完全顛覆你的刻板印象。
這裡是八八風災後,臺灣世界展望會捐助興建的永久屋基地,把風災受損遷村的3個原住民部落聚在一起,所以儘管禮納裡是位在原來屬於臺糖的瑪家農場的土地上,但這裡卻有霧臺鄉好茶村、瑪家鄉瑪家村跟山地門鄉大社村3個部落,分別屬於魯凱及排灣2個族。
Akame(燒烤)是魯凱族語,也是主廚Alex(彭天恩)及Sky(彭天耀)兄弟的母語。曾在新加坡江振誠的團隊工作一年多的Alex,返鄉開一間屬於族人的餐廳一直是他的夢想。去年3月,他和弟弟Sky毅然決定回屏東親手打造Akame。Alex負責主菜燒烤及甜點。曾跟着任全濰、簡天才等法式名廚紮實學習的弟弟Sky,則負責前菜、搭酒。
我們還沒踏進餐廳,就被門口的那個半圓形一人高的窯爐所吸引,這座窯爐是Alex的父親爲兒子們親手打造的。推門走進店裡,料理臺前只有8個座位,後面一排高腳椅的也只有8個座位。如此精巧的小店,讓人完全無法和「原住民餐廳」聯想在一起,說它是間小酒吧,倒有幾分神似。
原民飲食文化兩大精神
「烤鵪鶉、黑蒜頭、香草醬」上桌,焦糖色的外皮香酥,油脂濃郁肉汁飽滿、肉香、柴香撲鼻,盤底那淺淺一抹黑,是黑蒜頭泥,淋上原住民獨特香料土當歸做成的香草醬,看似明明是道精緻的法式料理,但Alex叫我們要用手拿起來啃着吃,他說,那樣纔夠味。
「爲何想用柴火烹調?」Alex說,柴火烹調食物會有柴香,這是一般爐火或炭火辦不到的,此外:「柴香有家鄉味,有我小時候的記憶!」屏東盛產相思木,店裡的柴火「就地取柴」,用相思木烤肉,香氣十分貼切、非常不違和。
Akame窯爐可以加熱到攝氏800度,溫度的控制是食物美味的關鍵!爲讓各種食材都能在最適當的溫度下熟化,Alex利用了多層烤架的高低落差。被窯爐熱度四面環繞的食材,非但水分不流失,也能讓食物表面的酥香感更鮮明,食材原味也更能保留。
就地取材是原住民飲食另一大特色,Akame大部分食材來自屏東,海鮮則採購自東港。西式料理中最爲人熟悉的迷迭香、百里香、茴香等香草,改爲原住民的刺蔥、馬告、土當歸等。
開放式餐桌,就像日式料理板前座位一樣,食客能一窺主廚手藝,更拉近主人與客人的距離,少了法式餐廳端莊模樣,卻多了份人與人之間的熱情交流。柴火的熱力,加上主廚的熱情,難怪Akame會這麼難訂位!雖已打下基礎,但Alex認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想爲原住民餐飲創造新的可能,傳承原住民飲食文化更是他的私心。利用新的烹調手法,讓大家更喜歡親近原住民餐飲,這樣才能保住食材,進而保住文化。
【 更多報導 】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