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良語-觀光圈推動與發展策略

一般而言,觀光圈及產業聯盟的建立,可分爲供給面及需求面等兩個面向:

一、供給面-確實盤點在地產業資訊

爲了要全面掌握在地產業的發展,可以透過財政部「全國營業(稅籍)登記資料集」建置及整理有關地方政府稅籍登記資料,並進一步統計與分類。

以澎湖縣爲例,篩選澎湖在地稅籍登記之商號、門店或企業,共計7,370家 ,依據行業別分類,零售業佔30.95%爲最高,其次爲餐飲業佔11.64%,第三爲旅宿業佔11.29%,第四爲批發業佔8.59%,第五爲工程業佔7.12%,從中可以瞭解在產業的結構與分佈。

依據澎湖縣稅籍資料統計各業別於鄉鎮區之佔比,以馬公市佔79.54%爲最高,其次爲湖西鄉8.44%爲第三,接着爲白沙鄉佔5.66%爲第四,西嶼鄉佔4.64%爲第五,主要目的是瞭解未來旅遊元件的選擇與資源的配置。

二、需求面-深化民衆與業者對在地觀光與發展之需求

再以澎湖觀光圈爲例,觀光產業爲澎湖之主要產業之一,澎湖觀光資源雖然豐富,但由於秋、冬季氣候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遊客數量銳減,澎湖所有產業的景氣也因而受到連帶影響。

爲了能確實掌握國內外民衆對澎湖旅行的需求,不能只是限縮在少部分利害關係人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而限制了觀光旅遊的其他可能性,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應辦理專家座談、需求調查或焦點團體法,蒐集民衆意見,受訪民衆的來源將透過部落客、YouTuber、旅行規劃APP達人等,找到代表性的羣體,一同探討在地旅遊需求。

建置或優化旅遊套裝行程需掌握在地旅遊的季節變化,例如夏季旅遊行程適合水域活動,故應透過旅遊套裝行程的盤點,藉以將遊程優化,提高遊客滿意度。

反之,在地觀光最低潮的季節,則以「事件行銷」的概念,做爲遊程規劃的底氣,創造民衆旅遊的必要性。簡單的方式,可以蒐集在地四季旅遊的觀光行事曆,結合地方政府辦理的節慶活動,找出可以優化在地觀光遊程的方式。

觀光圈與產業聯盟的發展成效,通常與當地政府的基礎設施有關,一般而言,當公部門投入旅遊資源愈多時,可以有效帶動當地旅遊產業的發展,擬定品牌形塑、創新遊程、數位轉型及精準行銷等面向辦理相關工作,期據以落實建構優質品牌、拓展客源及推廣特色觀光。

在觀光圈政策的推動下,得以促進在地紮根永續觀光,政策操作手法需要開發主題品牌觀光產品,分成景區整備、國內旅遊及國際行銷等三面向執行,纔能有效推動觀光圈的成立以整合地方觀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