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創銀行正式獲批 探路科技金融本土化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北京報道

國內首家專注於服務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獨立法人銀行正式亮相。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披露信息顯示,監管已批覆浦發硅谷銀行的多項申請事項,包括同意浦發硅谷銀行變更註冊資本爲10億元等值人民幣、調整股東持股比例,以及同意該行變更名稱爲“上海科創銀行有限公司”。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分析,對於浦發銀行而言,全資擁有這樣一家專注於科技金融領域的銀行,意味着可以更好地整合其廣泛的資源網絡與專業的金融服務。浦發銀行不僅能夠爲其客戶提供全面的資金支持,還能根據科創企業的需求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這將有助於浦發銀行在科技金融領域內建立更加穩固的競爭優勢。

有利於增強決策效率

針對持股比例的調整,浦發硅谷銀行官網發佈公告稱,相關變更將在取得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審批後正式生效,相關變更後,銀行的業務資質、經營範圍、核心資本等主要指標不受影響。

“股權調整確實與之前硅谷銀行的狀況緊密相關。硅谷銀行倒閉及其隨後被另一家金融機構接管,導致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其中包括原本由硅谷銀行所持有的部分股權的退出。這一變動最終促使了一個原本的合資銀行轉變爲完全由浦發銀行掌控的局面。這樣的轉變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管理結構,減少了因跨國股東之間的文化差異及監管環境不同所帶來的潛在衝突。”曾剛表示。

在2012年,由浦發銀行和美國硅谷銀行合資的浦發硅谷銀行在上海正式營業。作爲中國首家科技銀行,浦發硅谷銀行爲科技型企業及投資機構提供全面綜合的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年末,浦發硅谷銀行服務超過5000家科技型企業,以及近300家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機構,爲科技金融發展探索出一種全新模式。

曾剛向記者分析:“合資銀行通常旨在通過結合雙方股東的優勢來創造協同效應。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中美兩國在業務實踐和監管政策上存在差異,硅谷銀行在美國的一些產品和服務並不適合我國的監管要求。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單一股東的全資控股模式可能更有助於清晰化戰略方向,並更好地契合我國的監管環境和銀行實踐。”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餘豐慧也指出,此次持股比例調整後,浦發銀行從持有50%的股份增加到100%,這意味着浦發銀行對上海科創銀行擁有了完全的控制權,可以更靈活地調整戰略方向和經營策略,有利於統一管理標準和企業文化,增強決策效率。對於上海科創銀行而言,這可能意味着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比如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科創企業,加速其在金融科技和服務創新上的步伐。

而從浦發銀行角度來看,這一變化也是處於業務發展考慮。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浦發銀行新一屆管理團隊上任之後,明確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和財資金融“五大賽道”,科技金融爲“五大賽道”之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金融監管部門批准上海科創銀行由浦發銀行100%持股,這將有助於優化上海科創銀行股權結構,提升其穩健發展能力,發揮作爲科創銀行的獨特優勢,立足上海,面向全國,更好地助力“五大賽道”建設,做好浦發銀行科技金融大文章。

搭建科技金融生態系統

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首。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再次強調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對於銀行而言,如何開展科技金融?有哪些本土化打法?

餘豐慧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在服務科技創新型企業方面,上海科創銀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例如通過定製化的金融服務方案滿足不同成長階段的科創企業需求,推出“科創夥伴貸”等創新金融產品來支持早期項目,以及與高校、科研機構和孵化器建立合作關係,形成產學研金的聯動機制。

曾剛表示,科技金融的本質在於構建一個多主體共同參與的生態系統,涵蓋從初創到成熟各個發展階段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金融機構和服務提供商各自發揮其專長,共同服務於科創企業的成長。因此,對於浦發銀行來說,下一步的關鍵在於如何構建一個開放且多元化的服務平臺,通過整合內部資源並與外部夥伴合作,形成一個完整的產品和服務體系。

“在科技金融方面,銀行仍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要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降低融資成本,加強風險評估能力,以更精準地識別和支持有潛力的科創企業。此外,還需要持續關注市場變化,保持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餘豐慧補充道。

此外,還需相應的政策支持。在餘豐慧看來,銀行要在科技金融領域發力,政策支持必不可少,這包括但不限於政府提供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鼓勵銀行對科技創新企業進行貸款;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提高科創企業的無形資產價值;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爲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推動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如大數據平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以便於銀行更高效地管理和評估風險。此外,還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來引導銀行加大對綠色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投入。

(編輯:朱紫雲 審覈: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