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都變“大漠綠洲”:毛烏素沙漠80%化綠地,面積大過海南島!
前言
你可知道,在祖國的西北部,曾有一個4.22萬平方公里的沙漠,面積甚至比海南島還要大,但現在它卻悄悄的從地圖上消失了。
自 1959 年起,人們便對毛烏素沙漠施行了治理措施,現如今,80%的沙漠已重煥綠地之貌,成效顯著。
從綠洲到沙海
之前,毛烏素沙漠並非黃沙漫天,而是一幅水草豐美、牛羊成羣的景象,你可能想不到,這片如今被稱爲“壞水”的地方,曾經是匈奴等遊牧民族的樂土,是孕育生命的搖籃。
千百年來,這裡的人們逐水草而居,與自然和諧共生,然而,唐宋時期,由於氣候逐漸乾旱,風沙侵蝕加劇,毛烏素地區生態環境逐漸開始惡化。
明清時期,由於人口壓力增加,人們對土地的過度開墾和對森林的濫砍濫伐達到了頂峰,加上連年戰亂,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毛烏素的沙漠化進程進一步加速。
曾經的綠洲逐漸被黃沙吞噬,肥沃的良田化作了荒漠,村莊也被掩埋,盡顯一派蕭瑟景象。
到了近代,毛烏素沙漠的面積已經膨脹到4.22萬平方公里,比海南島還要大。
這片廣袤的土地,幾乎完全被流沙覆蓋,植被稀疏,林木覆蓋率不足1%,曾經的“塞外江南”,變成了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烏素沙漠形勢嚴峻,當地百姓的生存環境岌岌可危,由於風沙肆虐,土地沙化嚴重,導致糧食產量驟減,經濟發展停滯不前。
人們在貧困線上掙扎,生活苦不堪言,一位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人回憶道:“小時候,村子周圍全是沙丘,颳起風來,黃沙漫天,莊稼一下子就被埋了。那時候,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飽飯,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沙進人退”的殘酷現實,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不僅如此,毛烏素沙漠的沙塵暴也嚴重影響着周邊地區的環境和氣候。
每年春秋兩季,強勁的西北風捲起漫天黃沙,席捲陝西、內蒙古、寧夏等地,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治沙,成爲擺在人們面前的迫切任務。
1959年,一場轟轟烈烈的治沙造林運動在毛烏素沙漠拉開帷幕,無數治沙英雄響應國家的號召,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場偉大的事業中,他們來自五湖四海,身份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讓沙漠變綠洲。
早期的治沙條件極其艱苦,沒有先進的機械設備,全靠人力肩扛手提,治沙人用鐵鍬、鋤頭、扁擔,這些最原始的工具,在茫茫沙海中揮灑汗水。
他們頂着烈日,迎着風沙,在沙地上挖坑、栽樹、澆水,爲了固定流沙,他們用麥草、稻草紮成方格,阻止沙丘移動,儘管手上磨出了血泡,衣服被汗水浸透,但他們從不叫苦,從不退縮。
1974 年,54 名平均年齡僅 18 歲的女民兵,組建“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決然邁進荒漠深處。
她們住在簡陋的窩棚裡,吃着粗糙的玉米饃饃,用青春和熱血,在14225畝荒漠上織出了一片綠色的花毯。
天時地利人和
毛烏素沙漠的治理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顯著的成效,除了治沙英雄們的頑強拼搏,還得益於國家的政策支持和當地土地條件。
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爲治沙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從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到防沙治沙工程,國家持續加大投入,爲治沙工作提供了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
儘管毛烏素沙漠乾旱少雨,但其地下水位較高,挖沙不深即可見溼潤的沙層,這爲植樹造林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毛烏素地區的土壤也較爲疏鬆,適宜植物生長。
幾代治沙人前赴後繼、不懈努力,用汗水和智慧澆灌着這片土地,他們因地制宜,探索出各種有效的治沙方法,如草方格固沙、飛播造林、節水灌溉等,逐步扭轉了“沙進人退”的局面。
經過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毛烏素沙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超過80%的沙漠面積披上了綠裝,沙化土地治理率高達93.24%。
曾經黃沙漫天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鬱鬱蔥蔥的林海和生機勃勃的草原,野生動物也逐漸迴歸,狐、兔、獾等在林間嬉戲,鳥兒在枝頭歌唱,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生態畫卷。
生態環境的改善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糧食產量連年增長,畜牧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牛羊成羣,奶香四溢,曾經貧困的地區煥發出勃勃生機。
毛烏素沙漠發生的驚人鉅變,不但改變了當地百姓的命運,還爲全球荒漠化治理貢獻了珍貴經驗,進而贏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執行秘書曾讚歎道:“毛烏素沙漠治理實踐,做出了世界向中國致敬的事情。”
這不僅是對中國治沙成就的肯定,更是對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精神的讚揚。
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絕非單純的植樹造林之舉,而是依循各地自然狀況,施行多樣治理手段,例如草方格固沙、飛播造林、節水灌溉等。
此外,全民參與是治沙的重要保障,從政府官員到科研人員,從企業家到普通農民,每個人都爲治沙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結語
從黃沙漫天到綠樹成蔭,毛烏素沙漠的鉅變,是幾代人艱苦奮鬥的成果,他們秉持着堅定的信念,用勤勞的雙手在這片沙漠上揮灑汗水,只爲了能讓這片荒漠多一抹綠色。
我們要珍惜這片來之不易的綠地,即使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成效,但還不能掉以輕心,因爲從沙子到土壤的轉變還需要很長時間。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