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下面全是石油,爲啥我國遲遲不想開採?看完後就會明白了
提起沙漠,許多人腦海中會浮現這麼一個場景:四周是漫天黃沙、毫無生機,遠遠望去看不到盡頭,一片死寂的景象讓人感到無比荒涼,鮮有人知的是,土地之下,沉睡着一條能量“巨龍”——石油,但要“喚醒”它,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作爲能源大國,近些年來,即便石油儲備量非常驚人,進口量依舊逐年攀升,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沙漠底下隱藏黑金,爲什麼不大力開採呢?是技術瓶頸無法突破,還是戰略考量另有深意?
多年前,“中國貧油”在國外議論紛紛,許多外國專家抱着“海相生油理論”不放,武斷地認爲中國缺乏大規模石油儲藏的條件。
實際上呢,我國國土面積龐大,資源十分豐富,千變萬化的地質情況造就了大量石油資源,只是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被髮掘。
中國地質學家們始終未曾放棄,他們踏遍山川河流,用腳步丈量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最終,在看似荒蕪的沙漠之下,發現了令人振奮的石油資源,打破了“貧油論”的魔咒。
1959年,大慶油田噴涌而出的消息,讓無數國人爲之振奮,更是爲新中國建設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大慶油田是我國面積最廣的陸上油田之一,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它原本只是一片貧瘠的沙漠,正是人們不斷努力下,纔有瞭如今龐大的規模。
至於塔里木盆地,這個名字或許並不爲人熟知,但它卻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也是沙漠石油資源最爲集中的區域,有專業人士表示:此地蘊藏着巨量的石油資源,必將爲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在很多人心中,國內沙漠地區的石油資源是一個希望,如果我們大力開發,不僅能夠緩解中國能源對外依存的壓力,更能夠爲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只不過通往希望的道路,從來都不是坦途,在沙漠深處,這條能量巨龍的甦醒之路,充滿了挑戰。
前面提到過,想要開發沙漠石油,並非易事,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勘探的難題。
深埋地下的石油,如同隱藏在迷宮中的寶藏,難以尋覓,早期的石油勘探,主要依靠地表油跡等線索,效率低下,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隨着科技的進步,地震勘探、電磁探測、測井技術等手段逐漸應用於石油勘探領域,但面對沙漠地區複雜的地質構造以及難以預測、惡劣的自然環境,現有的技術手段仍然顯得力不從心。
沙漠地區的地質構造複雜,斷層、褶皺等地質現象普遍存在,這給石油勘探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物探信號在複雜地層中傳播衰減嚴重,難以準確反映地下構造信息。
另外,沙漠地區氣候惡劣,高溫、乾旱、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嚴重影響勘探工作的進行。
據瞭解,沙漠地區的石油埋藏深度往往很深,例如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埋藏深度普遍超過6000米,甚至達到1萬米以上,要想開採,其難度可想而知,畢竟深部鑽探,需要克服高溫、高壓、地層坍塌等一系列技術難題。
鑽井設備需要具備極高的耐高溫、耐高壓性能,鑽井液需要具備良好的穩定性、潤滑性,才能保證鑽井工作的順利進行。
除技術難題外,開採成本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深部鑽探需要投入鉅額資金,而沙漠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再加上環保要求嚴格,增加了開採成本,使得沙漠石油的開發效益面臨挑戰。
更爲棘手的是,沙漠地表環境的特殊性也給石油開採帶來了諸多挑戰,沙漠地區地表鬆軟,容易發生塌陷,由於風沙侵蝕嚴重,設備維護成本高昂,再加上沙漠地區水資源匱乏,開採過程中需要從遠處調水,進一步增加了開採成本。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那便是交通運輸,拿塔里木盆地來說吧,該地遠離中國東部發達地區,石油外運需要建設長距離的輸油管道,或者依靠鐵路、公路運輸,成本高昂。
面對如此衆多的挑戰,我們是否應該放棄沙漠石油的開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畢竟沙漠石油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能源儲備,它的開發對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儘管困難重重,但我們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
我始終相信,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沙漠石油的開發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而這條沉睡的能量“巨龍”,終有一天會被喚醒,爲國家能源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
對此,各位有什麼想說的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