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木塞/臺灣沒有以核養綠這回事

▲臺電核四廠燃料棒,最快6月開始陸續送回美國拆解。(圖/本報資料照)

過去臺灣許多的能源專家,多數從技術、工程專業背景,以致連政府決策單位,也偏向只從技術角度出發,制訂臺灣的能源政策,導致忽略潛在的風險,並且存在以下三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風險評估過於簡略。例如,許多人聲稱核電科學上是安全的,但科學的安全是基於一定的風險評估,安全並不等於零風險,如果缺乏考量臺灣天災地震不穩定性,一旦核災發生,即便風險再小,影響卻十分重大,日本福島核災便是最好的借鏡。而臺灣的核一核二廠臺北皆僅有三十公里不到,臺北是唯一離核電廠這麼近的首都,試想看看,一個國家政經中心,同時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城市,萬一發生核災,即便有應變機制可以疏散以及防護,但對於臺灣的影響都可能近乎癱瘓,損失將遠超過福島核災。

第二的問題,成本評估不夠精確。核電擁護者往往強調核電是便宜的,未來的核電除役經費是由核電每度提撥0.17元的「核能後端發電營運基金」 ,但遺憾的是,依照臺電最新評估,目前已徵收3000多億的核後端基金可能需要加碼到6200億元,請問,這缺口誰要負擔?然後,廢料中期貯存40年便要800億元,我們需要幾個40年才能找到最終處置場址?更甚者,缺乏考量總體經濟因素,除役的過程如此長久,過去徵收的除役基金,在未來若因通貨膨脹而縮水,請問,到時候又要誰來負擔?核廢料也許在地廣人稀的國家相較容易處理,但在地窄人稠、位於太平洋火環帶上的臺灣,核電的真實成本根本難以估算。

第三個問題,嚴重拖延綠能發展。在臺灣,絕對沒有「以核養綠」這回事!這並不是技術問題,是官僚系統心態問題,要制定和推動新政策,對於官僚系統來講是十分困難。看看2016年以前,臺灣的綠能進展幾乎是零,換黨執政後,但過去一年半太陽光電的裝置量幾乎是馬政府8年的總和,105年6月至106年底太陽光電新增裝置容量796 MW(累計總和約爲1.5GW),約可供給23萬戶的年用電量,而目前也因爲2025年離岸風電5.5GW的發展,讓臺灣成爲世界風電產業的重要版圖,這樣的效益,我想是蔡政府始料未及的。

▲2025非核家園意味着核電勢力退場。(圖/記者李毓康攝)

在臺灣擁戴核電的人,已經羣起攻擊還在襁褓階段的綠能,原因無他,因爲綠能的發展牽涉利益的重分配。依照能源統計年報,2016年臺灣整體用電量超過2500億度,以該年平均電價2.62元來算,是近7千多億的利益版圖,而根據國際2017年最新的競標價格,離岸風電已經可以比燃煤發電更低,而太陽光電也趨近於燃氣發電,而臺灣的天然資源日照風況)都比歐洲更好,欠缺的只有政府積極發展的決心,過去「先慢後快」的綠能發展策略,在馬政府時已經證實失敗,整體綠能布建緩慢,成本也無法如國外一樣下降迅速。

此外,核電只會留下廢料,並不會對在地經濟及產業有太多貢獻。綠能遍地開花,即便眼前的政府仍有躉購費率(Feed-in Tariff)的補貼,其製造和消費的利益也將分享給本土製造業及服務業,整體綠能產業到達2025年更將創造兩萬個以上新興就業機會,未來的離岸風電更可能成爲新興兆元產業。

2025非核家園意味着核電勢力的退場,核電的利益在過去只屬於少數的既得利益者,現在許多人打着「以核養綠」的口號,只是希望能爭取時間,等到換黨執政,核電又可以此藉口再次敗部復活,屆時綠能又將如馬政府8年一樣裹足不前。因此,「以核養綠」,在臺灣,根本是行不通的方式!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軟木塞,務實的能源轉型推動者,不會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本網保有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