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講好《毛澤東在才溪》的故事
曾經拍攝過《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等經典戰爭電影的韋廉,在76歲之際,首度將鏡頭對準毛澤東政治生涯中的特殊時刻——離開紅軍軍事領導崗位、在才溪做調查長達兩年多的時間。
1932年,在寧都會議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毛澤東被撤銷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職務,從此離開紅軍軍事領導崗位長達兩年多。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三次起落,也是最大的一次起落。但是,毛澤東內心雖然痛苦,意志並沒有消沉,在逆境中堅持調查研究,頑強求索,寫下的《才溪鄉調查》爲中國革命制定正確的政策、促進紅軍壯大和根據地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
電影《毛澤東在才溪》由毛澤東的女兒李敏擔任影片總顧問,韋廉執導,林國良、韋廉編劇,王暉主演。影片不追求宏大的軍事場景,而是將鏡頭對準了毛澤東的內心世界,用小故事來反映大格局,希望呈現出一個更加平民化的毛澤東。
生活積累
用“小事”來豐富影片
韋廉透露,影片中很多感人“小事”,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該片第一編劇林國良,60年來在閩西有豐富的生活積累和創作,他發現了一段史料講述的是才溪鄉有24個姓氏,但其中孔家的三個男孩都參加紅軍犧牲了,孔姓沒有了,這是非常令人悲痛的,影片也因此展現了毛澤東對於孔家的惦念之情。影片中,毛澤東去看望孔家三位烈士的母親苦筍嫲時,親自給苦筍嫲梳頭,自己無聲地流淚。毛澤東對於才溪人民的深情和惻隱之心由此可見。”
還有一場戲講述毛澤東在老鄉家吃飯,面對大碗的乾飯、紅薯和小魚,他並沒有吃,而是把吃糠菜的孩子抱過來讓孩子吃。孩子卻說:“爺爺說了,就是有一粒米也要留給紅軍。”這樣的情節讓影片生動而帶着溫度。
韋廉表示,重大歷史題材如果完全照抄文獻、照搬展覽,對不起觀衆,不會有市場;但是拋開歷史,胡編亂造,一味地追求感官刺激,也是對不起歷史,對不起先輩。所以,《毛澤東在才溪》中用兒童團長五羊子要求參軍;毛澤東爲“衰坑村”改名“發坑村”等有據可查的“小事”來豐富影片。
語言運用
影片中毛澤東的扮演者王暉來自國家話劇院,此前在話劇《三灣,那一夜》中成功塑造毛澤東形象。在《毛澤東在才溪》中,他演活了一個個性突出而又親民的毛澤東。
對於領袖在片中應該說普通話還是方言,韋廉導演有自己的“理論”,認爲毛澤東在影片中有必要說湖南普通話,“方言用在這裡,是一種美學語言,既能讓觀衆聽懂,又不失作爲湖南人的毛澤東的原汁原味講話的感覺。王暉雖然是山東人,但發揮了很強的臺詞功力,對於毛澤東說話時的‘小高音’拿捏得很準。”
韋廉表示,王暉飾演的毛澤東追求的是真實的氣魄,而不是故意擺出一種領袖風采,“影片中,‘才溪三蓮’中的大刀妹爲了救毛澤東而犧牲後,毛澤東心裡很難過,他一隻腳翹在椅子上那樣坐着,然後突然之間大跨步地走了出去。這個姿勢和角度可以說是沒有‘美’感的,但是卻很傳神,是一種精準的捕捉。”
韋廉說,自己從來不在片場發脾氣,“導演罵演員,那隻能證明導演愚蠢,導演要讓演員樹立起自信,培養一名演員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信。”
創作感受
韋廉之前參與拍攝的《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都是戰爭大片,其中《大進軍:大戰寧滬杭》調動了一個部隊的工兵營來放煙火,拍渡江場面時有500多條船、8000多人,營造了波瀾壯闊的“戰爭奇觀”。相比之下,《毛澤東在才溪》是一部小成本的影片,沒有大的戰爭場景,但韋廉依然希望呈現出特色,“它是毛澤東夢境裡的戰爭,虛實結合,炸點埋得很近,爆炸的效果不是火光沖天,而是泥塊飛濺,是一種區別於現實但又有震撼效果的戰爭場景。”
爲了節約成本,76歲高齡的韋廉導演非常“拼命”:他笑稱八一廠多年來的拍片訓練是“生活上將就、藝術上講究”。在重要戲份開拍前,他都要與演員進行細緻籌劃,以提高效率;他還壓縮自己的休息時間,“加班”搶拍鏡頭——有一個重要場景的拍攝需要驅車5個小時才能到達,他隨着劇組凌晨兩點就開拔。
延伸
演員王暉:要演出動感的毛澤東
作爲國家話劇院的演員,王暉的聲音深沉渾厚,以至於對他進行專訪時,北京青年報記者有點迷惑:“在《毛澤東在才溪》中,是您自己的聲音嗎?”王暉一笑,提高嗓音換了音域,用湖南方言說出一段臺詞,立刻變成了銀幕裡的毛澤東,功力可見一斑。
接演《毛澤東在才溪》之前,王暉已在《三灣,那一夜》《八七會議》《忠誠與背叛》《通道轉兵》《大會師》等20多部影視、話劇作品中出演過毛澤東,但他表示,自己在飾演毛澤東這個角色時永遠是一個學生,“我永遠在學習他”。爲此,王暉熟讀了與毛澤東相關的各種史料和著作,也一直在思索怎樣呈現出自己心目中的毛澤東。
在《毛澤東在才溪》中,王暉抓住的是毛澤東的“動感”,“我飾演的毛澤東要動起來,比如,毛主席夢到才溪孔家的三個男孩都犧牲了,他一下子驚醒,坐了起來;去看望孔家三位烈士的母親苦筍嫲時,他也是一步跨過門檻走進去,他跟身邊的警衛員說:‘不要哭’,但他自己卻一邊給苦筍嫲梳頭髮,一邊默默地流下眼淚……”王暉表示,通過這些動作的設計,可以讓觀衆直觀地感受到毛澤東內心的節奏、感受到他與才溪人民的魚水之情,也讓觀衆感受到毛澤東不同的側面。
王暉並不是扮演毛澤東的特型演員,他曾經在《棗樹》《老頑固》等話劇作品中出演不同的角色。這些經驗,也會讓他在扮演毛澤東時更加生活化,更接地氣。
每次出演毛澤東時,王暉都喜歡跟當地人聊一些與毛澤東有關的故事,加在劇情中。如此,往往能夠更加細節化地展現毛澤東的個人魅力。這次與韋廉導演在《毛澤東在才溪》中的合作,讓王暉覺得非常過癮,“韋廉導演非常尊重演員的意見,讓我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一個與以往不一樣的、有所突破的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