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店爲什麼都喜歡給自己取名叫“鮨”?

十家日料店,九家名中帶“鮨”。

現在,日料店的名字越來越像了,除了我們熟悉的“居酒屋”“某某料理”外,帶“鮨”的店鋪也越來越多,“鮨膳”“鮨禾”“鮨龍”“鮨然”等,看上去着實像一家人,讓人摸不着頭腦。

圖源:大衆點評

“鮨”店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來的同時,網友們也開始好奇這個字。

“鮨”到底是什麼意思?爲什麼日料店都這麼青睞“鮨”字?

日料“鮨”店有多火

如今,各大城市都有名字帶“鮨”的日料店。

北京名中帶“鮨”字的日料店就不少。在大衆點評搜索關鍵詞“鮨”,刨去同名的分店,“鮨”字日料店就有幾十家。

從人均上千元高檔餐廳“鮨龍”“鮨然”“鮨禪·會席”“鮨禾”“鮨膳”“鮨藤本 Sushi Fujimoto”“鮨亮”,到人均200~600元的“鮨桐日本料理”“鮨政·Omakase”“鮨鯨·海鮮丼”“鮨煦板前壽司”“鮨拾稹”“一麟ITIRINN·鮨”“鮨心屋”“鮨鳯”,都是清一色的“鮨”家人。

圖源:大衆點評

上海也有不少大大小小“鮨”字日料店。“鮨昇”“鮨一日本料理”“鮨直輝”“Ginza Onodera 鮨”“鮨進”“櫞舍鮨青木”“鮨世 YISHI”等日料店人均消費較高,價位從人均1000元到2500元不等。

另外,人均消費稍低一些的“鮨匠·割烹料理”“鮨青”“鮨處曉月·懷石 OMAKASE”“鮨椿”“鮨空海·懷石料理”“鮨東雲”“鮨香”“鮨蓮”等等也少不了標誌性的“鮨”字。

圖源:大衆點評

再繼續往南方走,“鮨”字日料店同樣不罕見。

廣州的日料店中,帶“鮨”字的雖然沒有北京上海的多,但也有十多家。包括人均消費1500元的“鮨上omakase”,以及人均消費100元至500元的“鮨匠居酒屋”“鮨穗Sushi Sui”“鮨·清歡·Omakase·板前料理”“鮨·木々omakase日本料理”“茂·板前鮨造·OMAKASE·燒鳥·天婦羅”“Sushi Hanzo Pro鮨·半藏”“鮨歡·Omakase”“鮨·海老”“鮨·番古屋”“鮨源·鬆嶽Omakase”等。

圖源:大衆點評

深圳也能看到“鮨”字日料店的身影。

從人均消費1000元以上的“鮨吟 Sushi Gin”“鮨一日本料理”,到人均消費100~700元的“鮨味亭·日料·鐵板燒”“本湖·鮨·日本料理”“鮨·和牛燒”“鮨政·Omakase”“鮨·匠龍”“鮨味鮮OMAKASE日料”“鮨久谷”“興鮨”“鮨嵐Sushi Arashi”,不同檔次的“鮨”字日料店應有盡有。

圖源:大衆點評

那麼,日本的日料店也會用“鮨”來命名嗎?

還真會,而且數量也不少,東京、大阪、京都、福岡、名古屋、沖繩、札幌、神戶等地都有“鮨”字日料店。

“鮨さいとう”“鮨 さかい”“鮨あらい”“鮨よしたけ”“鮨 銀座 おのでら”“鮨 由う”“鮨 田なべ”“鮨 尚充(たかみつ)”“鮨 一幸”“鮨 m”等人均消費上千元人民幣的日料店都帶着“鮨”字,其他價格更親民的日料店也不例外,同樣喜歡用“鮨”來命名。

圖源:大衆點評

可以說,從日料店的店名來看,“鮨”家軍的隊伍越來越壯大。爲什麼商家對這個字總是情有獨鍾呢?

大有來頭的“鮨”

在這裡先解釋一下,壽司在日語裡其實寫作“すし”,這一詞的日語發音讀出來和“壽司”的發音一樣,因此可以說壽司是“すし”音譯得來的詞,類似於pizza被音譯爲披薩。

而日料店名字中的“鮨”(yì)也專指壽司,且古代日本就已經開始用漢字“鮨”來表示壽司了。

這與壽司的起源有關。

古代的日本,人們爲了使魚能夠儲存得更長久,就在魚身上塗抹鹽巴,然後再用米飯包裹住魚進行發酵。這期間米飯會產生乳酸,這種乳酸滲透到魚肉中,既能防止腐爛,又能將魚肉的蛋白質轉化爲氨基酸,增添風味。在食用時,需要衝洗乾淨米粒,僅吃魚肉部分,用這種方式醃製的魚就是日本最早的壽司。

也就是說,早期的壽司其實是經過醃製之後的魚類。

我國也有類似醃製魚類的方法,我們稱醃製的魚肉爲“鮨”,由於“鮨”和早期的壽司很像,於是日本便用這個字來指代壽司。

同一種東西又叫壽司又叫“鮨”,是不是重複了?能不能去掉一個,保留另一個?

可能不太行。在日本文化裡,“壽司”是這種醃製魚類的“音讀”,也就是前面說的,這種魚的“學名”(すし)讀起來發音很像中文的“壽司”。簡單點說,人家的名字是“鮨”,但讀作“壽司”,“壽司”是“鮨”字的萬葉假名寫法。

萬葉假名:日本古代詩歌集《萬葉集》大量採用“漢字表音”的方式來書寫,這種“假借漢字”的做法就叫做萬葉假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鮨”以外,壽司也可用“鮓”(zhǎ)來表示。這也是借鑑了“鮓”的含義。

漢代劉熙在《釋名》中對“鮓”的註解是:“鮓,滓也,以鹽米釀魚爲菹,熟而食之也。”就是用鹽和米對魚進行醃製,再將其煮熟後便可食用。

從製作壽司的步驟來看,前述日本早期的壽司更像是“鮓”。不過到了晉朝,文學家郭璞把“鮨”和“鮓”歸於同類而沒有分別了,都指“鹹魚”。漢字傳到日本後,日本人就借用這兩個字來表示“壽司”。

圖源:圖蟲創意

漸漸地,很多壽司店的店名都愛用這兩個漢字。

日本全國壽司聯合會曾統計過,各都道府縣的壽司店用“鮨”最多,最少的是“鮓”。從分佈情況看,“鮨”大都集中在關東地區(以東京爲中心的日本東部地區),關西地區(主要指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滋賀、愛知、三重縣等地)則慣用“鮓”字。

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壽司店|紀錄片《壽司之神》

可以說,現在日料店的名字依然在用這兩個漢字,主要是出於文化的考量。“鮨”和“鮓”指代壽司由來已久,用作店名十分古雅,店鋪看起來也更有文化內涵。

日料店的取名常用詞

由於壽司算是日料裡比較出名的食物,消費者看到“壽司”就能立刻知道這是日料店,所以不少日料店習慣用表示“壽司”之意的“鮨”來作店名,但類似的店名看多了也會審美疲勞,所以很多日料店又從壽司的英文和日文兩方面下功夫,並把它們應用在店名上。

有的日料店名字中會出現“sushi”。“sushi”由壽司的日文(すし)音譯而來。後來,“sushi”作爲單詞進入英文詞典,專指壽司。

圖源:大衆點評

還有的日料店不用漢字,也不用英語單詞,直接用壽司的日文(すし)來作店名。

上海日料店“T0渋谷中すし”招牌|大衆點評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日料店名字都會使用表示“壽司”的字詞,有的店會根據不同的用餐方式來命名。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常常出現在日料店招牌上的“omakase”。“omakase”在日語中寫作“お任せ(おまかせ)”,這是一種名爲“廚師發辦”的用餐方式,相當於顧客對廚師說:“今天吃什麼都交給你了。”也就是顧客不能點單,菜品全由廚師做主,廚師上什麼,顧客就吃什麼。

一般來說,主廚會根據當天選購到的新鮮魚類與季節性食材來進行搭配,即興設計出一個菜單。不過,這樣的用餐方式在高級日料店更爲流行,菜式也以比較珍貴的食材爲主。

北京日料店“杏木千鶴OMAKASE”的“omakase”套餐|大衆點評

另外,很多日料店名字中的“懷石料理”也是一種獨特的用餐方式。

圖源:大衆點評

懷石料理是公認的日本料理的最高形式,它有着極具儀式感的茶道和禪宗禮儀、考究的菜單結構、豐盛的時令菜餚、優雅體貼的服務。

“懷石”取自佛教典故。相傳僧人在坐禪時會在懷中放一塊經火爐烤熱的石頭以對抗飢餓感。後來在日本茶道中,主人因擔心客人飢餓,會在客人品茶前安排一些小料理,通常由“一汁三菜”(米飯、湯品、三道配菜和醃漬物)構成。因此,簡單的茶前餐就被稱作“懷石”。

後來,懷石料理逐漸演變爲一種高檔料理。現在一套流程完整的懷石料理通常包含10餘道菜餚:先付、八寸、向付、椀物、燒物、箸休、強餚、酢物、御飯、水物等。吃一頓懷石料理時長可達3小時,可謂是體驗感滿滿。

上海日料店“MIYARAKU 宮楽懷石料理Omakase”的“向付”|大衆點評

所以說,日料店提供的餐食和服務各有側重,招牌出現“鮨”的就是壽司店,“omakase”提供廚師發辦服務,懷石料理主打高檔用餐體驗。

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無論叫什麼,至少壽司都能吃得到,只不過如果要追求別樣的用餐體驗,選擇有針對性的餐廳會更好。

參考文獻

[1]職釗立.中國魚米如何變身日本壽司[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9,44(07):13-14.

[2]莫明春.日本的壽司[J].民俗研究,2005(2):239-244.

[3]周朝暉.壽司食源考[J].尋根,2016,(01):76-82.

[4]姜建強.漢字力[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5]王奕龍.日本料理完全圖鑑[M].中信出版社,2021.

作者:敏敏 張藝

編輯:陳燕妮

值班編輯:敏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壹讀(ID:yiduiread),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