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全球大比拼:特斯拉已不再是唯一主角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雲帆 報道
埃隆·馬斯克可能沒有想到,去年幾乎指代了整個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人形機器人,今年卻顯得毫無聲量,取而代之的是所有科技圈玩家幾乎在同時間選擇跑步進入這一賽道。
美國時間3月18日,英偉達GTC大會上,公司CEO黃仁勳一口氣揭曉了三個“大招”:專用於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的“GR00T”大模型,專用人形機器人硬件解決方案“Jetson Thor”,還有升級人形機器人的開發端應用的Isaac Lab,意圖打造一個屬於英偉達的人形機器人生態鏈。
而伴隨三大更新揭曉的,是一整排的英偉達人形機器人生態合作伙伴——海外當紅的人形機器人企業Figure AI,1X,Agility Robotics,波士頓動力;還有中國的小鵬,宇樹科技,傅里葉智能等不同形狀的人形機器人,在英偉達GTC舞臺中站成一排,等待世界的校驗。
另一方面,這個由馬斯克的狂想而被提前帶入現實的行業,卻仍有着許多不成熟的地方。
與人聲鼎沸的關注相比,人形機器人真正實現商業化交付還面臨諸多問題:昂貴的價格,低效的感知,無法匹配商業化運用的動態水準,無不昭示着距離人形機器人時代的真正到來還有些許時日。
縱然如此,人形機器人產業,可能已經變成了人類史上第一個尚未完成基本的商業化,就吸引如此多頭部玩家的行業。
“玩家”紛至沓來
2021年特斯拉AI Day,所有商業化人形機器人的原型——Optimus完成了第一次圖片亮相。
一年之後,2022特斯拉AI Day,“四肢健全”的Optimus在數個成年男子的“攙扶下”正式上臺與全球觀衆打招呼。
2023年,馬斯克放出豪言,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終有一天將超越汽車,達到100億臺。
然而,在有人在2023年二季報時詢問馬斯克過去幾年製造了多少臺Optimus,得到了僅“5~6”臺的答案。
有意思的是,這個數字與國內“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在過去幾年賣出的用於科研教育的人形機器人數量相當。
到了2023年7月,Optimus人形機器人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中完成了中國首秀。
身高172釐米,體重56.6公斤,擁有正常人身材的Optimus,靜態地被封存在展會的透明櫃中。透明櫃的周圍,產融圈的各類研究員將Optimus旁的毫釐之地圍得水泄不通。所有人都希望在Optimus身上,找到屬於人類未來的任何蛛絲馬跡。
魔幻的是,雖然馬斯克仍不斷地在社交媒體上更新預熱Optimus的各種新進展,但原本被認爲Optimus將會於2023年特斯拉AI Day 大放異彩,迄今卻沒有任何實質性結果。
彼時,有社交媒體透出消息,馬斯克並不滿意Optimus當時的動態表現,特斯拉仍然在專注於解決Optimus存在的諸多“技術難題”。
雷聲大,雨點小,直到今天,特斯拉 Optimus 仍然戴着它神秘的面紗,遲遲不在開放環境中展示其形象。
到了2024年,特斯拉已經不完全是人形機器人這個故事中的主角。
2024年1月,人形機器人初創公司 Figure AI 突然放出了公司旗下機器人 Figure 01 進入寶馬工廠“實習”的相關資料,引發全球媒體關注。據悉,該公司的 Figure 01 機器人推出於2023年10月,身高1.67米,重約60公斤,主要負責替代寶馬工廠中一些原先必須由自然人承擔的有一定危險係數的工作。Figure 01也成爲了首個正式投入實際場景的人形機器人。
在這一“創舉”之後,今年3月, Figure AI 曝出新一輪融資,英偉達,OpenAI,微軟,以及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AI圈的半壁江山,在Figure AI的新一輪融資中齊聚一堂。
同期, Figure AI還曝出與OpenAI 就具身智能開展合作,兩者將依託語言與視頻動態捕捉,利用機器人神經網絡的分析與理解,希望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機器人的人智。
Figure AI之外,海外的Sanctuary AI,Apptronik,波士頓動力……國內的優必選,傅里葉智能,宇樹科技,樂聚機器人等等,紛紛在各類科技巨頭背後的加持下襬開陣勢,試圖挑戰特斯拉的地位。
純粹科技比拼
回顧過去,所謂的科技企業之間的爭奪,其往往都伴隨着商業層面的博弈——從最早的“百團大戰”,到今天的“百模大戰”,科技比拼的明線背後都有着規模化與流量爭奪的暗線。
相比之下,人形機器人對科技能力的比拼,顯得更爲純粹。
3月中旬,Figure AI放出了一段基於OpenAI大模型加持的演示視頻,demo機器人在只有獨立神經網絡的支持下,完成了從接收人類指令,到執行向人類傳遞並放置物品的動作。
在這段視頻的背後,demo機器人並沒有任何的人爲遠程指令操作,而是依靠“端到端”神經網絡與大模型的加持,真正實現自主運動。
事實上,僅從這一點來說,特斯拉 Optimus 由於沒有完全具身智能加持,其每個精彩視頻的背後,或許都是多次演練拍攝與人爲操作或規定指令所得到的結果。
一位人形機器人行業從業者,在近期被問及人形機器人成本和定價較高的問題時,如是回覆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就現在而言,我們去談價格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他告訴記者,人形機器人,至少從現在來看並不是一個“必需品”。所以對於首批能夠購買人形機器人的人羣來說,他們勢必對價格是極其不敏感的。
“他們會願意爲神乎其技的智能和真正人類的姿態支付極其高昂的溢價。但是問題就在於,人形機器人的生產者們是否真的能提供那個在人們‘賽博朋克式幻想’裡,真正意義上的人形機器人。”
備戰工業端
當然,在殘酷的現實中,人們仍然願意相信可以用於經驗判斷的數字。
近期,高盛在其研究報告中,到2035年,人形機器人的全球市場含量將達到350億元——而這一數字已經較此前該投行預測的60億元提升了近5倍。
此前,在業內最樂觀的預期下,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量產的時點將至少要等到2030年。但在高盛最新的研報中,人形機器人消費者端的應用時間將提早到2028年,而製造業領域的應用時間,在2024年就將開始。
今年3月初,一則優必選人形機器人進入蔚來工廠“實習”的視頻,登上了各大主流媒體平臺,讓中國人形機器人的最新進展“破圈”。
“目前,人形機器人已經進入產業化落地階段,智能製造尤其是汽車製造領域或將成爲其首個大規模應用的領域。優必選正在與行業優秀合作伙伴一起推進人形機器人在汽車製造領域的落地應用,聯合打造試點示範工位,共同推動面向工業場景的人形機器人規模化應用。”優必選相關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
伴隨着優必選實訓視頻的,還有來自北京方面的消息。
3月18日,媒體報道,由小米、優必選等參與投資的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近期將發佈第一代通用開放人形機器人本體——而該中心主要爲面向人形機器人核心器件、通用本體、通用大模型、運動控制系統、工具鏈和開源社區等人形機器人行業短板和痛點開展技術攻關,將爲整個行業打造出共性技術平臺、公共服務平臺以及規範人形機器人相關標準等。
行業人士認爲,國內在場景和政策面,會爲人形機器人在工業端的落地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
“未來的人形機器人勢必要完成具身智能‘端到端’的反應模式,才能真正實現智能化。而端到端的訓練又必須依靠海量人形機器人的終端鋪設與真實場景的訓練,因此前期由工業端引導的場景訓練,又將成爲國內發展人形機器人行業的主要抓手。”前述行業人士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