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家電一哥進軍人形機器人!

機器人前瞻10月17日報道,昨天,美的科技月系列活動——遠見者大會在順德召開。美的研發專家、業內知名專家等齊聚美的全球創新中心,圍繞機器人、人工智能與能源轉型等熱門技術話題展開了深刻探討。

參會嘉賓有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漢,中山大學教授、鵬城實驗室多智能體與具身智能研究所所長林倞等,以及美的集團副總裁兼工業技術事業羣總裁伏擁軍、副總裁兼CDO張小懿、副總裁兼CTO衛昶。

在丁漢看來,科技發展迅速,機器人技術備受矚目,有望成爲第三次工業革命切入點。人工智能的發展爲機器人帶來廣闊應用空間,共融機器人是未來重要方向,機器人也會變得更加具有自主性、適應性。同時,人形機器人、養老機器人、醫療機器人也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林倞則是深度分析了大語言模型和具身智能技術的未來發展,從離身智能到具備主動性、強交互性的具身智能,具身智能可以讓機器人主動、自適應地完成改造世界的任務,這是從過去的認識世界走向改造物理世界的跨越。在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路上,數字空間和物理空間對其也應該成爲考慮在內的重要因素。

目前,美的正在大力推進家庭智能體和工業智能體兩個戰略項目。其去年發佈的美言大模型已經搭載着幾萬臺設備走進千家萬戶,到 11 月份差不多會有數十萬臺設備上市,進一步推廣美言大模型,爲用戶帶來全新的交互體驗。

據悉,美的人工智能研究所早期主要圍繞家電做智能語音相關研發,2017年美的集團完成德國庫卡機器人收購後,就增加了機器人相關的傳感、視覺、導航算法研究。

美的,1968年創立,從塑料瓶蓋小作坊起步,1980年開始做家電,從電風扇到全球白色家電領軍企業,如今已把機器人與自動化作爲五大業務板塊之一大力推進。

另據瞭解,美的正在對人形機器人進行探索,主要聚焦在覈心零部件領域。

以下是遠見者大會現場,部分主題演講與對話交流的實錄:

一、丁漢:機器人未有望成爲第三次工業革命切入點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丁漢

科技飛速發展,機器人技術正日益成爲備受關注的焦點。“機器人技術未來極有可能成爲顛覆性技術,甚至可能成爲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切入點。美國的相關報告曾指出,機器人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或許可與蒸汽機相提並論。 ”丁漢說道。

“2020 年人民日報曾報道過機器人未來的趨勢,其中提到了機器人取代人以及未來走向等問題,而我們認爲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是共融機器人,即實現機器人與人、環境以及機器人之間的共融,”丁漢說,“例如無人機、海陸空協同等機器人和機器人共融的形式,共融機器人將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丁漢還覺得,從機器人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機器人對環境的適應性和對作業的自主性將不斷增強,“人”的因素也會不斷增加。以前的工業機器人基本依靠編程和試教,未來則有望實現自我學習、自我編程和自我規劃。

不過,與以前的工業機器人相比,未來機器人的發展面臨着很大的挑戰。首先是核心技術中的大腦部分,必須模擬人的大腦,實現大規模數據採集、實時處理,支持機器人的交互能力和全場景應用。以前的工作主要是手眼協同,未來則可能是手眼腦協同。其次是小腦部分,要保證行爲表徵、協同的自主能力以及交互能力,完成生物體複雜的運動控制。再者是機件的本體,以前的機器人都是剛體機器人,只能完成固定工作,未來可能會走向剛柔結合,使機器人更加靈巧,因爲人體的骨骼就是剛柔結合的。

另外,丁漢也提到,人形機器人的發展難點還在於走向通用,即能夠在複雜場景中自主工作,這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人形機器人的發展隨着技術的進步會不斷走向全自主的方式,但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我覺得是能夠帶動零部件發展,會帶動我們國家本體廠商和下游零部件快速發展,尤其是在傳感器等方面。”丁漢說道。

總之,人形機器人的發展需要產學研合作,政府、全產業鏈、高校、企業共同落地,打造核心技術,才能真正讓人形機器人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未來,人形機器人在太空、養老、醫療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應用場景,還應且看且行,不斷探索其發展潛力。

二、林瓊:大語言模型與具身智能技術驅動下的未來

▲中山大學教授、鵬城實驗室多智能體與具身智能研究所所長 林倞

近期,通用人工智能成爲廣泛討論的話題,不少人工智能從業者一直認爲,人工智能先有專用領域後有通用領域。“我覺得討論通用人工智能時,應該更多從數字空間和物理空間對齊的角度考慮,因爲我們長期研究數字空間的圖像識別、人臉識別、音頻理解等,而物理空間的機器人運動控制在 3D 空間完成,需要考慮如何對齊這兩個空間並促進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林倞提到。

林倞覺得,在具身智能之前的人工智能更多是離身智能,而具身智能具有主動性、強交互性,是從認識世界走向改造物理世界的跨越。從傳統傳感器構成的圖像、視頻、音頻、文本、聲音,到 3D 物理傳感器構成的空間,並且能夠讓機器人主動、自適應地完成改造世界的任務,這是從離身智能到具身智能的巨大跨越。

這兩年來,大模型在語言和多模態方面有了顯著發展,已經實現了相對標準化的構建。但是,面對新一代複合機器人在家居、康養等領域的應用,其大腦即決策和推理模型仍處於長期研究中,如何構建感知、規劃、控制一體化的模型依舊是關鍵問題,還面臨空間推理能力、長程任務規劃、小腦能力、數字和仿真等諸多技術挑戰。

針對具身智能的關鍵技術,林倞總結了以下了四個方面:一是傳統感知技術,從計算機視覺、多模態感知,到主動感知,包括物理傳感器和真實世界的感知模型;二是任務規劃和決策方面的交叉技術,語言模型和運動規劃、機器人領域的融合;三是虛實融合,包括圖形學、機器人學和強化學習中的虛實遷移,將數字空間訓練的模型與真實世界對齊;四是打造自主可控的具身智能生態。

三、深度對話: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

在遠見者大會現場,包括機器人前瞻在內的多家行業媒體與現場美的高管、專家人士等進行了深入採訪交流,討論了美的在AI方面的戰略舉措,以及目前在大模型、機器人特別是人形機器人方面的最近研究進展。問題:目前美的在 AI 領域的重點工作有哪些?

張小懿:美的確實非常重視智能化,前段時間還把 AI 作爲集團戰略方向專門發文強調以起引導作用。目前在做的事情包括:

一是繼續深化應用原有判決式 AI、分析型 AI、大數據等各種基礎,並在此基礎上藉助 AIGC 發展推動相關工作。具體來說,首先要做好 AI 就得有基礎設施,所以美的緊鑼密鼓地推動 AI 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算力平臺已由美的軟件工程院發佈且第一版已上線。

其次是算法平臺,包括內外部整個大模型及各種模型的接入,採用用好開源、閉源、買進來及自己訓練的模型等策略,根據不同場景用好,算法平臺和接入平臺關鍵在於解決服務化問題和信息安全問題,這個平臺也已上線並正在使用。

再者是提升各種工具的效率,1 到 9 月份在效率提升上有 1 個多億的成果,畫圖、翻譯等各種工具使用得如火如荼且產生了一定效果,但更希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融入每個業務領域、深化到工作中。目前發現很多機會,但挑戰也很大,因爲模型效用取決於餵給它的知識,所以正在組織推動知識整理、閉環、訓練、達標融入每個人日常工作,希望明年或今年晚些時候在每個領域都能看到突破性 AI 應用。

最終還是希望,我們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搭上 AI 的列車。我們的家庭智能體戰略項目、工廠智能體項目,以及庫卡機器人在內,現在都在積極推動中。

問題:美的正在推進業務層面的AI應用,家庭智能體和工業智能體兩個戰略項目正在推進中,能透露一下家庭智能體和工業智能體兩個戰略項目裡包含哪些具體內容以及戰略目標嗎?去年美的發佈過美言大模型,能否透露一下美言大模型目前的應用進展以及最新的目標?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美的有沒有考慮過從哪些角度切入?

張小懿:這兩個戰略項目全集團很多部門都參與,如家庭智能體包括從中央研究院到每個事業部的研發部、AI 研究院及各個領域,涉及提供各方面數據進行培訓和訓練,最終要與家庭場景和用戶使用聯繫起來,會改變硬件和軟件形態,工廠智能體也一樣,牽扯美的所有研發體系人員。

關於美言大模型,自從去年發佈以來都還在持續提升和應用,現在有幾萬臺設備搭載美言大模型走進千家萬戶,到 11 月份差不多會有幾十萬臺設備上市,希望進一步推廣美言大模型,能夠給用戶帶來與原來完全不同的交互體驗。

衛昶:美的在人形機器人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目前主要在覈心零部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