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迴歸是挑戰 港生憂未來發展

香港迴歸25週年,港人如何看待與展望未來發展?來自香港的政大公行系教授蘇偉業認爲,香港正面臨「二次迴歸」,大陸元素越來越多影響香港,兩地差別將減少。(中新社)

香港迴歸25週年,港人如何看待與展望未來發展?來自香港的政大公行系教授蘇偉業認爲,香港正面臨「二次迴歸」,大陸元素越來越多影響香港,兩地差別將減少。對於北京力推大灣區融合,有港生認爲對年輕人誘因不足,同時對香港未來發展持悲觀態度。

蘇偉業表示,迴歸初期香港基本維持殖民地時代的制度與生活,大陸與香港各自管治。隨着北京的政治影響力越來越深,以及CEPA促進兩地經濟、人流融合,之後卻由於政治與文化衝突,使港人的認同越來越下滑。

蘇偉業坦言,香港的本土化問題越趨嚴重,也導致2014年的雨傘運動與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迴歸25週年之際,香港到了一個「關鍵時刻」(critical time),這次可算是「二次迴歸」,北京面臨「人心迴歸」問題。25年前,是單純主權的改變,但現在可預期在意識形態、文化、教育、制度上,香港將逐漸「去殖民化」且「大陸化」。

蘇偉業舉例,隨着香港菁英移民出去,新一批大陸移民進入香港,可能會淡化港人與影響香港文化。大陸的元素,如人口、文化、制度和語言會越來越影響香港,兩地區別可能越來越少。

對北京積極推動粵港澳融合及大灣區,以期減緩香港青年對現狀不滿。來臺留學7、8年的港生Stephen(化名)認爲,這些政策作用不大、對香港年輕人沒有誘因,因爲港人到大陸發展,必須重新適應新的生活、建立人脈,都是難題。此外,北上廣深等大城市也很競爭,必須面臨很大壓力。

Stephen說,畢業之後,他不一定會回香港發展。國際化是香港特色,但同時與北京在制度上又有點水火不容,這對兩地政治融合,或是香港競爭力上,都是種挑戰。對於香港的未來,Stephen感到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