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不漏接 教部籲大學彈性學制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建議,大學可積極推動彈性學制,讓學生自行結合欠缺或待學習的能力。記者潘俊宏/攝影
由於臺灣產業發展,影響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近年學術領域遭詬病「重理工、輕人文」,教育部長鄭英耀昨強調,人文學科培育絕對不能漏接,「至少在我任內,人文不會被遺漏,希望社會更積極思考,也能對生命有更多關懷和理解。」政務次長葉丙成則建議,大學可積極推動彈性學制,讓學生自行結合欠缺或待學習的能力,不被科系綁死。
鄭英耀指出,臺灣雖然以科技產業爲主,但數位內容創新,仍須依賴人文社會學科。因科技發展也可能帶給社會負面影響,需要跨領域共同關照社會,他相信社會需要更多人文社會學科,人類才能正確地看待科技帶來的衝擊。
鄭英耀形容,生物的多樣性很美,社會必須尊重差異。他提到政治大學是國內具人文社會典範大學,應該要繼續鼓勵,「絕對不會弱化。」
從臺大借調出任教育部政次的葉丙成則談到,臺灣學生很容易受就業思維影響,以臺大爲例,每年就業博覽會後,學生沒有被廠商青睞,多會感到焦慮。
葉丙成談到,愈來愈多大學投入跨領域學習,如師大設置微學程制度,臺大則設有領域專長模組,讓學生自行組合所學。
葉丙成認爲,人文社會學科應讓學生知道畢業後的職場選項,並藉此回顧自身缺乏哪些能力,在校院內自行組合修讀。
葉丙成指出,「學位授予法」修正後,大學課程修讀、學位授予彈性都已開放,希望更多大學能放寬心、大膽推動彈性學制,學生纔不會被單一個科系領域捆綁;他強調,學生並非讀文學院才能習得文學專長,而是透過彈性制度接受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