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學被社區需要 教部擬砸4億啓動「大學在地實踐聯盟」
▲教育部計劃106年啓動「大學在地實踐聯盟」。(圖/記者蕭玗欣攝)
教育部計劃106年爭取4億經費啓動「大學在地實踐聯盟」,在北、中、南、東將成立8到10個聯盟,以一所技專校院及一所大學共同擔任聯盟的「雙軸心學校」,讓學校師生組成計劃與執行團隊,主動發掘在地產業需求,整合當地政府、產業聚落和文化團體資源,讓大學生利用自身所學解決社區問題,不在關在象牙塔內,而是感覺「被需要」。
教育部次長陳良基1日宣佈「大學在地實踐聯盟」政策,並喊出「一個偉大的城市應該要有一所偉大的大學!」口號;他表示,全臺有158所大學、約123萬名大學生,是協助社會進步的動力來源,透過這樣的計劃可以讓大學生感受被社區需要的感覺,希望讓全國大學生不是隻爲念書而唸書,而是爲了解決社會問題而累積知識。
陳良基表示,計劃採籌備期及執行期兩階段的推動作法;106年啓動「大學在地實踐聯盟」,預計於全國北區、中區、南區、東區,成立8到10個由大專校院、產業聚落、區域發展組織及地方政府所組成的跨界聯盟,盤點在地發展需求議題,發動聯盟內的學校對接在地文化及產業發展需求。
隔年再由聯盟提出「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USR計劃),各聯盟研擬可能創新城鄉、產業及文化發展,對區域富有價值意義的實踐方案,向教育部提出USR計劃申請。經審覈通過,由教育部補助經費,協助大專校院具體行動,活化在地發展。
陳良基表示,過去也有大學幫助地方產業創新,像是臺大協助坪林社區茶農解決沒落困境,暨大師生在921地震後協助振興地方產業,但只有大學獨立資源投入,顯得鳳毛麟角,若能挹注政府資源,就能擴大影響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