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黃珊珊:臺北沒有任何社區羣聚感染 下階段目標「帶領檯灣彎道超車」
記者袁茵、楊亞璇、陳家祥/臺北報導
2020雙城論壇在22日登場,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發表主題演講,她特別向上海與各界來賓分享臺北對抗疫情的過程與經驗。
▲臺北上海雙城論壇以視訊方式進行,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進行專題演講。(圖/記者林敬旻攝,下同)
黃珊珊指出,北市從今年大年農曆初三開始進入防疫工作,當天早上7點半臺北市長柯文哲召開第一次應變會議,當時武漢已經封城,臺灣各地傳出零星感染個案,也有若干無症狀傳染的案例,醫師出身的柯文哲戴起了口罩,同時下令要求臺北市政府第一線接觸不特定多數人的工作人員也必須強制戴口罩。
黃珊珊向外界分享北市這半年多的防疫作爲與超前部署,提及2003年的和平醫院封院事件,讓臺北市「準備了17年」,在這次都能立刻派上用場,還超前部署,讓全市都正常上班、上課、交通運輸持續運作,在防疫期間首辦異地、居家辦公,開發「臺北酷課雲」讓學習不中斷,強化交通運輸防疫安全,政府與市民一起努力,將疫情對城市運作影響降到最低。
黃珊珊也提到臺北市的防疫醫療物資整備,包括北市率先獨創的防疫旅館制度,以及安心住房專案、安心檢疫所、警消醫護加油棧,且社區關懷系統總動員,讓所有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者都有專人一對一提供關懷問候服務,跟智慧科技防疫等。
黃珊珊強調,臺北市政府致力於防疫和經濟發展間的平衡,從未有大規模封鎖行動,所有公立市有場館與機關學校正常運作,市民正常生活、交通運輸照常,疫情控制得當,臺北市沒有發生任何社區羣聚感染,都歸功於臺北市民對市政府的領導與信任,讓我們在第一波疫情中安然度過。
對於未來的市政推動與發展,黃珊珊也表示,臺北市鎖定的目標爲未來的經濟轉型,內容包括:如何超前部署又同時繼續維持城市正常運作、防疫創新作爲、企業紓困與經濟振興,以及後疫情時代直接彎道超車,「我們正共同面對全世界最無法預測的鉅變,但也正是臺北市創建『新價值』的大好時機!」
【黃珊珊專題演講全文】
龔正市長,宗明副市長;柯市長、蔡副市長,各位先生女士,大家好:
我是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很高興代表臺北市政府擔任此次雙城論壇主論壇的主講者,雙城論壇第一次採取視訊會議方式舉行,在COVID-19肺炎疫情還在全世界肆虐的現在,臺北市已經完全解封,市民生活大多回歸正常,各旅遊景點遊客爆滿,臺北市民都在享受仲夏的熱情。
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是臺北市從2020年1月27日開啓的防疫工作以及未來的經濟轉型:
(一)如何超前部署,又同時繼續維持城市正常運作。(二)防疫創新作爲。(三)企業紓困與經濟振興。(四)後疫情時代直接彎道超車,轉型到下一個完全未知的領域。百年來從沒有一個時刻,像現在一樣,十七年前雖然也發生SARS疫災,但畢竟很快就受到控制,現在我們正共同面對全世界最無法預測的鉅變,但也正是臺北市創建「新價值」的大好時機!臺北市的防疫戰爭開始於2020年1月27日,農曆大年初三,當天早上七點半柯文哲市長召開第一次應變會議,當時武漢已經封城,臺灣各地傳出零星感染個案,也有若干無症狀傳染的案例,市長是醫師,當天他戴起了口罩,同時下令要求臺北市政府第一線接觸不特定多數人的工作人員也必須強制戴口罩,例如公車司機與捷運工作人員以及櫃檯人員等,市長戴口罩的畫面經由網路與媒體大量宣傳,臺北市很快進入戴口罩抗疫的全民備戰時刻。
接下來就與大家分享臺北市在這半年多的防疫作爲與超前部署:
SARS經驗,臺北市準備了17年:COVID-19引發全球大流行疫情,被形容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面臨的最嚴峻危機。
在此之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17年前經歷慘痛SARS的封院經驗,所以臺北市已經準備了17年。柯市長任內翻新了和平院區17年前設立的負壓隔離病房設備,達到節能、安全及負壓隔離之標準,提升應變醫院收治能力,這次立刻派上用場。
臺北市各醫院在這段17年內陸續建置了負壓病房,總數甚至超過了專責病房,衛生局成立臺北市傳染病防治網,定期查覈、教育訓練及實體支援、啓動演練,以因應各種新興傳染病之威脅。
臺北市不僅超前佈署,全市都正常上班、上課、交通運輸持續運作,在防疫期間首辦異地、居家辦公,開發臺北酷課雲讓學習不中斷,強化交通運輸防疫安全,政府與市民一起努力,將疫情對城市運作影響降到最低。
臺北市疫情現狀:臺北市是一個交通、運輸、經濟、文化、商業活動活絡的國際城市,臺北市累計有119例確診病例,但是其中僅有8例本土病例,境外移入死亡1例。
臺北市有大量境外移入個案,但是透過慎密的居家檢疫/隔離作業和境外檢疫,有效抵擋疫情的侵襲,透過通報採檢,在1萬5000千餘名的檢驗中順利發現104例的病例,讓境外移入造成社區傳播的壓力降至最低。
臺北市居家隔離和居家檢疫統計截至2020年7月21日止總人數 47,108人,陽性數僅80人(0.2%),我們規劃居家檢疫和隔離者生活支持和關懷系統,啓動關懷服務中心24小時專線,全方位提供必要服務,包含每日電話關懷、送餐服務、就醫安排、通訊診療、防疫計程車、提供相關衛教、垃圾清運等各項基本生活支持,提供檢疫隔離者完善的隔離檢疫環境。
二、 臺北市的防疫醫療物資整備:
防疫醫療及物資整備結合運用智慧科技,建立防疫一條龍追蹤及管理系統,建構堅固的保護網。建置智慧檢疫多功能系統、傳染病通報系統、接觸者追蹤系統、防疫追蹤系統、防疫物資管理資訊系統、中央追蹤管理系統、醫療整備、臺北市傳染病防治網、感染管制、醫護及社區公衛人力整備。
三、臺北市防疫創新作爲
(一)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之創新作爲:
「防疫旅館」:是臺北市率先獨創的制度,因應入境之旅客必須居家檢疫十四天,尤其是國際旅客在臺北市境內並無住所而須居住於旅館,但是旅館業不清楚如何照顧管理十四天足不出戶的居家檢疫旅客,臺北市特別建置臺北市防疫旅館體系,並制定『旅館防疫手冊』、及線上教學課程,市政府協助制訂旅館入住動線、清消及供餐等無接觸服務流程,並經員工全體同意才能改製爲防疫旅館,整棟提供入境之居家檢疫者入住。初期由市政府媒合旅客自費入住,之後旅館業紛紛願意轉爲公開的防疫旅館接受預約訂房,防疫旅館目的在減少社區或家人交互感染風險。2 月 21 日臺北市第一家防疫旅館上線,現在已有 36 家防疫旅館,提供近 2,400 間房間。
「安心住房專案」:因應防疫旅館當時供不應求,許多人入境後都與家人同住,但居家環境很難完全與家人隔離,臺北市特別推出「安心住房專案」,由家人入住臺北市的其他旅館,把家留給回臺的居家檢疫者,另外回臺的居家檢疫者入住本市防疫旅館、檢疫所,只要能夠避免造成家庭羣聚,由臺北市政府按日補助住房費用。
「安心檢疫所」:臺北市政府自行建置安心檢疫所,管理規格比照醫療院所,提供特殊需要的市民居家檢疫。
警消醫護加油棧:3月13日起招募旅館業者加入警消醫護加油棧,由政府支付住房費用供防疫人員備用休息處所。防疫旅館手冊:內容嚴謹完整,市府上網公告,提供其他城市參考。
(二)社區關懷系統總動員:
所有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者都有專人一對一提供關懷問候服務,專人收取垃圾、獨居者還有專人送餐服務,若發生症狀則有防疫計程車與救護車護送到指定專責醫院。
居家檢疫-關懷包:體恤居家檢疫民衆 14 天生活不便,配發口罩 14 片(一天一片),善心團體捐贈關懷包(內含餅乾、穀粉、飲料、營養品、罐頭等生活必需品、電子體溫計、線上影音平臺序號卡、電子書兌換卡、電子雜誌卡等)。
(三)智慧科技防疫:臺北酷課雲,防疫不停學: 臺北市是臺灣唯一有高中全校停課,經過「臺北酷課雲 OnO 學習管理平臺」提供師生在停課期間進行同步及非同步的線上教學,復課後進度達到97%,不必補課。
國中教育會考於 2020 年 5 月 16 日疫情嚴峻時舉行,臺北考區計有 2 萬 1,726 名考生分佈24 個試場,全體考生全程戴口罩,使用多功能隔板用餐,順利完成大規模考試。
口罩配發,智慧創新:透過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媒合新創業者,介接健保資料庫,推動「實名制口罩自動販賣系統」,利用多元的行動支付方式,落實實名制與無現金交易結合的口罩配發作業。
本府衛生局遵循市府公開透明原則,分發5600萬份口罩給第一線防疫人員,將配發領用口罩情形上網公告。
實名制APP管理:市府製作實名制 APP,臺北市公有場館、無法達到社交距離的酒店舞廳,所有入場人員均需掃描身分資料後上傳市府雲端,落實防疫實名制以備疫調,但業者不能取得個人資料,且所有實名制資料於28日後銷燬。
【止血】企業紓困-北市九大紓困措施-20億救企業:
爲因應新冠肺炎對臺北市經濟及社會衝擊,減輕受疫情影響產業及市民負擔,臺北市政府提出9大措施如下:延稅:營業額減少15%之營利事業,可申請房屋稅、地價稅、娛樂稅及使用牌照稅延稅12個月或分期最多36期。減租:承租市有不動產作營業使用者,租金減收50%;市有不動產作住宅使用之承租人,租金減收20%。(6個月)減價:本市營業用水用水費全面減價15%,防疫醫院、防疫旅館比照市政公共用水減價50%。優息:中小企業融資貸款總計減少 1.5%利息負擔。
補貼: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本人或其同住親友入住本市防疫旅館、檢疫所或合法旅館補貼 7,000 元。遊覽車客運業、小客車租賃業之營業車輛補貼牌照稅 50%。補貼營業中之觀光旅館業及旅館業之營業成本,其中地價稅及房屋稅補貼 10 萬元至 900 萬元。受隔離或檢疫者及照顧者防疫補償每人每日 1,000 元。本市補助市民因疫情致無薪休假或工時減少等致生活陷困者。本市聯營公車每輛每月補助 8,000 元;復康巴士每車每月補助 10,000 元。降稅:營業用房屋如受疫情停止營業者調降房屋稅。延租:營業額減少15%,可申請延後繳納租金 12 個月。停租:承租市有房地作營業使用承租人,受疫情影響停止營業者可申請停止計收租金及權利金。勞工紓困-本市千人防疫就業由市政府提供近2000個短期防疫相關工作機會予本市失業市民,進用期間最長6個月。
五、【輸血】產業振興2020年6月疫情趨緩,振興措施刺激消費、活絡經濟:消費振興及商圈體驗與小旅行活動,活絡商機,導客引入商圈。輔導店家與電商及外送平臺合作,成立線上銷售專區及推出專屬優惠方案。舉辦市場及夜市振興系列活動,提振市集商機,活絡消費。透過網路經濟創新應用及數位環境基礎建設整備,協助產業數位轉型及數位環境基礎建設改善。推出安心旅遊方案,結合安心旅宿及場館優惠,吸引遊客來臺北。加碼敬老愛心、數位學生證及雲端捐贈發票活動,鼓勵使用數位支付工具。
【手術重建】因應經濟模式改變,產業轉型:長期來看,疫情是危機也是轉機,也是臺灣產業型態再次轉型的契機。回不去過去的商業模式,新興產業模式產生並取而代之,例如零接觸經濟、在宅工作、遠距學習等新模式將成爲新常態。從長期發展來看,我們應學習與疫情共存,重新建構新的生活習慣,與適應新的經濟模式。以調適的心態面對未來生活模式的變遷與產業發展的改變。面對未來,臺北市政府將積極推動各項「轉型行動」以建立更好的未來。主要區分三大主軸:「智慧政府」、「產業創新」、以及「消費活絡」:打造「未來政府」所需要的「數位生態系」:與民間合作「推動5G建設」。整合「數位卡證服務整合」,市民可以享受一條龍的服務(交通、支付、生活等方面)。「市政數據開放資料」提供民間各界使用,帶動各種創新的發展。例如:捷運場站人潮、高齡長照數據等。鼓勵企業創新、培育數位人才!持續推動「新創基地」(現有10處營運、12處建置中或規劃中),還有「產發獎勵補助」等資金上的協助。透過學校和民間企業,鼓勵開辦數位人才的培訓及因應各種新興技術所需人才的培育。開放市府公有的實驗場域,提供企業進行產品的實驗測試,例如:花博場館(屋頂智慧農場)、國中小學(AI 安全監控)、聯合醫院體系(智慧病牀、長照服務)等。
發展零接觸經濟與智慧零售、增進「消費體驗」,帶動更多消費!針對「羣聚、人潮多」場館或空間,建置「健康感測系統」,鼓勵店家引進「虛擬實境」技術,來帶動消費機會。加碼促銷方案,鼓勵大家使用「悠遊付」等「電子支付」工具,增加付款效率,減少傳染風險。鼓勵店家與「電商平臺」或「外送平臺」合作,以及輔導店家上架到「跨境電商平臺」,帶動全面性消費。
創建臺北新價值:事前的整備、完整的規劃、超前的領導、民衆的信任臺北市政府致力於防疫和經濟發展間的平衡,從未有大規模封鎖行動,所有公立市有場館與機關學校正常運作,市民正常生活、交通運輸照常,疫情控制得當,臺北市沒有發生任何社區羣聚感染,都歸功於臺北市民對市政府的領導與信任,讓我們在第一波疫情中安然度過。
接下來臺北市如何帶領檯灣邁向經濟轉型、彎道超車、直接進入下一階段經濟轉型,而非僅回覆疫情前的原狀,臺北市的挑戰,正要開始,帶領防疫與經濟發展平衡、讓人民安居樂業,正是臺北市政府在此次疫災中創建的新價值。
► 所有2020雙城論壇相關新聞
►振興一下我們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