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逾450萬人 夜間多尿擾安眠

全臺40歲以上者,恐有逾450萬人飽受夜間多尿困擾而不自知。圖爲模擬情境照。(臺灣男性醫學會提供)

臺灣人口高齡化之際,下泌尿道問題的發病率也提高,全臺40歲以上者,恐有逾450萬人飽受夜間多尿困擾而不自知。專家表示,晚上起牀尿尿2次以上即爲夜尿,其中夜間尿量大於整天3分之1者,即爲夜間多尿患者,尤其是年過50者也需特別留意。

臺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表示,夜尿症易被忽略的疾病,依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定義,夜尿是因尿意強烈,中斷原來的睡眠,且1晚至少2次以上。臺灣40歲以上成人夜尿症盛行率達4成,且年齡越長盛行率越高,其中近9成屬「夜間多尿」,即臺灣目前恐有超過450萬人飽受夜間多尿困擾而不自知。

臺灣泌尿科醫學會秘書長王弘仁表示,夜間多尿成因多,包含膀胱儲存尿液能力變差、慢性病、睡眠、情緒問題等,臨牀觀察最大原因來自荷爾蒙分泌不足。睡覺時腦下垂體會分泌抗利尿激素(ADH),使尿量減少、尿液濃縮,但隨年紀增加,腦下垂體能力會退化,導致夜間尿量太多,不得不頻繁如廁,無法一夜好眠。

一名55歲高階主管,因白天無法集中精神,以爲只是年紀漸長、睡不好,想靠運動改善卻事倍功半,甚至思考是否該退休。直到枕邊人抱怨他總是半夜上廁所,赴泌尿專科就醫才發現是夜尿症的夜間多尿,經藥物治療,睡眠品質都一起好轉。

夜間多尿與身體機能有關,「年齡」是首要的危險因子,超過50歲的男性,至少每4人就有1人有夜尿問題,且每增長10歲,盛行率就增1倍,60歲後則每2人就有1人。而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者也是高危險族羣。廖俊厚醫師提醒男性,只要年過50歲,或有慢性病,就要特別留意。

王弘仁強調,夜尿絕非正常現象,而是可控制的疾病,及早求助專業泌尿科醫師協助是關鍵第1步。若主要成因爲腦下垂體失常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睡前補充合成抗利尿激素藥物即可改善。

爲解決男性難以啓齒的問題,臺灣泌尿科醫學會、臺灣尿失禁防治協會攜手打造Line「夜問AI智能聊天室」,以創新方式傳遞正確的醫療知識,更因有着高度便利性,透過聊天互動、排尿日誌紀錄,幫助民衆獲得正確的夜尿衛教資訊,一鍵就可獲得全臺超過300家泌尿專科醫療院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