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檢測」提早發現疾病!學者專家憂:投保權益恐加倍困難

▲「全基因檢測」精準醫療可以幫助民衆及早發現潛在健康風險而預防疾病。(圖/pixabay)

記者楊絡懸/臺北報導

臺灣醫療技術進步,「全基因檢測」精準醫療可以幫助民衆及早發現潛在健康風險而預防疾病,但保險法專家、醫師皆提醒,臺灣保險制度尚未有能力接軌,當民衆得知健康缺陷後能否預防或改善、還是造成投保困難或保費昂貴的不公平待遇,將進一步加劇未來風險管理的隱憂。

「全基因檢測」技術可以幫助民衆在新生兒時期瞭解自身基因組成,提前預測可能會面臨的疾病風險,讓健康管理得到精準性和個別化。不過,臺灣保險法權威劉北元表示,如果將基因檢測納入「覈保考量」,將衝擊保險風險評估,讓保險制度失去互助精神,保險的團體特性也將面臨鬆動。

事實上,「全基因檢測」沒有年齡限制,就像解開人體的基因密碼,可以辨認出高風險的潛在疾病,並量身訂製個人化的預防策略,不僅可應用於疾病預防,還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檢測,均能發揮重要作用,隨着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個人健康管理的精準性及個別化或將成爲趨勢。

臺灣「基因檢測」應用大致可分爲四大類:

第一類,消費型基因檢測,例如祖源分析、月老配對和用於「潛能開發」的兒童基因檢測,這類「非醫療目的」的基因檢測爭議最大。

第二類,針對癌症患者,通過基因檢測瞭解患者的基因,以配合相應的標靶藥物進行「精準給藥」,這已逐步納入癌症標準治療中。

第三類,爲了檢測新生兒可能的疾病,進行的產前遺傳診斷、新生兒篩檢及罕見疾病檢測。

第四類,藥物相關檢測,如藥物不良反應、藥物代謝和抗藥性檢測。

▲儘管民衆可透過「基因檢測」得知未來健康風險,目前醫學也未必有效預防。(圖/pixabay)

不過,有關消費型檢測和醫療型檢測項目及機構,在臺灣目前沒有明確規範,導致愈來愈多人開始面臨基因檢測的「兩難」:一方面幫助民衆及早發現疾病風險、採取預防措施,另一方面則是,一旦知曉自己帶有某些疾病基因,除了帶來沉重心理負擔,更恐懼未來購買保險將遭到「基因歧視」。

劉北元表示,基因檢測能準確預測個人未來的健康風險,換言之,保險費精算的大數法則在風險評估特定化、個別化已經成爲可能之下該如何運作,這些問題需要金管會邀集學者專家來共同討論對策。

臺北榮民總醫院肝膽胃腸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吳俊穎則擔心,將基因檢測結果應用於保險評估中,可能會造成「基因歧視」的問題,例如,有基因缺陷的個體,即使在健康狀態下,可能會面臨無法購買保險或需支付更高保費的情況。

舉例來說,如果民衆被檢測10年後會得到老年癡呆症,但目前醫學卻無法提供有效的預防或治療方法,那麼除了造成心理壓力和恐懼,當醫療技術尚無法提供有效的治療或預防方案時,這種預測性的資訊也只會讓人感到無助和焦慮。

▲保險的用意,就是幫助民衆在健康出問題時,可以順利分擔財務風險。(圖/pakutaso)

面對基因檢測技術對保險制度帶來的衝擊,各國政府開始提出相應措施,包括中國、美國及英國均要求禁止或限制保險公司使用基因資訊,以及利用這些資訊設定保險金額門檻,並制定行業自律準則對保險公司加以約束——這些措施的目的在於平衡保險公司的利益、個人隱私權及保險互助的精神,防止基因歧視的發生。

至於臺灣政府部門該如何因應,劉北元建議,金管會保險局應該加強對基因檢測相關數據應用的監管,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法規,規範保險公司是否可使用這些數據進行風險評估,若可使用,範圍和準則都要明確制定出來。

此外,他也認爲,保險業者也應設計清晰、易於瞭解的保單條款,或可比照英國制度,培訓專門的基因覈保人員,負責與遺傳資訊及遵守法令規範的事宜,並建立覈保過程中使用基因檢測結果的自律規範。

對於一般民衆該如何看待這類議題,吳俊穎則建議,民衆應該對醫療新技術保持開放態度,但同時謹慎對待,避免過度依賴進行健康管理,或因恐慌而濫用醫療資源。精準醫療時代到來,在享受科技紅利的同時,要能確保每個人的權益不受侵犯,需要政府、保險公司和民衆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