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朱旭峰:技術賦能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企業作爲市場的主體和國民經濟的細胞,對綠色‘雙碳’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追求低碳發展過程中,每一個企業都會考慮如何通過技術賦能、產業結構的轉型以及內部組織管理的優化,來實現‘雙碳’目標。”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朱旭峰12月18日在“2025《財經》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上對包括《中國經營報》在內的媒體記者如此表示。

以汽車產業爲例,朱旭峰稱,汽車產業不僅僅是中國非常重要的製造業,同時也關係消費、能源消耗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的所有企業。一些汽車龍頭企業不僅自己的生產要低碳、節能,還對上游供應鏈,比如鋼鐵、輪胎的製造商提出“雙碳”目標要求,如果供應商沒辦法實現,就可能被替代。對下游而言,電動汽車、油車對下游消費以及整個汽車產業鏈的影響完全不一樣,比如集中的加油站變成分佈式的充電樁,對整個產業而言,變化非常大。

朱旭峰表示,中國的制度特點和新型政商關係的構建,有助於“雙碳”目標的實現。“中國企業在推動‘雙碳’目標實現進程中表現活躍,這是政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經營效率、賦能及激發企業參與意願的體現。”

那麼企業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路徑有哪些?

朱旭峰認爲,在企業生產方面,它可以通過“雙碳”目標的實現吸引可持續投資,降低企業環境風險,同時也可以在生產模式上進行低碳轉型升級。在企業管理方面,通過戰略轉型實現治理結構與發展模式的優化,同時也要通過組織優化來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企業能耗。最後通過慈善、公益捐贈等途徑,樹立良好的企業社會責任形象,並加強合作伙伴關係,共同促進綠色創新。

在產品創新方面,朱旭峰提到,在農業生產領域最大的能源消耗是化肥和農藥。因爲它們都是化工產品,在上游已經有大量能源消耗,而無人機的使用可以精細化施肥、灌溉,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這可以減少碳排放。

朱旭峰還提醒,數字技術本身對綠色低碳轉型也有一些挑戰:數字技術本身是高耗能的,中國數據中心在全國各地落戶,它本身就是耗能大戶。2023年中國數據中心總共用電已經超過了2667億千瓦時,從2019年到現在,年均增長10%。“這類耗電大部分是通過火電,而火電本身並不是低碳的。我們要通過綠色低碳的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綠色數字技術的轉型。”朱旭峰表示。

朱旭峰認爲,“雙碳”目標的實施,爲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和轉型的機會。中國企業對“雙碳”的認知程度已經比較高,通過生產、管理和社會責任加強轉型,同時積極參與轉型有利於吸引可持續融資、降低氣候相關的財務風險以及優化企業的經營與發展模式。

朱旭峰建議,企業要進一步尋求主營業務和“雙碳”目標新的結合點,創造企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價值。

(編輯:杜麗娟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