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普惠金融“不可能三角”的關鍵鑰匙丨金融“五篇大文章”年度答卷
編者按: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提金融“五篇大文章”。一年多以來,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構成了貫穿了金融機構工作的主線,金融機構紛紛調整組織架構、加大資源傾斜力度、豐富產品貨架、踐行“金融爲民”使命。行至歲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謀篇佈局已初見成效;展望新年,如何把握機遇,迎接挑戰?21世紀經濟報道爲讀者逐篇解讀“五篇大文章”年度答卷,此爲普惠金融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從過往遵從“二八定律”到現在深耕“長尾客戶”,銀行業因普惠金融發生了重大改變,也正在變革的路上繼續前行。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32.58萬億元,同比增長14.69%,較此前連續5年年均25%的增速有所放緩;前三季度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爲4.42%,較2023年下降0.35個百分點。
然而,隨着普惠金融業務的不斷下沉,銀行普遍面臨可得性、風險與利率的不可能三角問題,兼顧成本可負擔和商業可持續的壓力愈發凸顯。一位大行普惠部負責人直言,目前普惠金融面臨融資成本與風險管理的雙重考驗。今年前9個月普惠金融貸款利率已降至4.4%左右,但不少企業仍感到融資成本較高,這與貸款之外的綜合融資成本有關,如續貸轉貸的過橋資金成本及擔保費用等。“在風險控制方面,大批量線上業務帶來的壓力測試挑戰也明顯加劇。”
“要提高普惠羣體的信貸可得性又要風險可控,就需要更多的資源、人力做貸前審查、貸後控制,勢必推升邊際成本;如果要降低風險又要融資成本下降,金融機構只能去服務更優質的客戶,又會降低普惠羣體的信貸可得性;而如果又要強調融資成本下降,又要實現‘普惠’,則會削減風險審查的一些資源,這將導致不良率上升。”在11月8日舉辦的2024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下稱“CAFI”)研究部執行主任胡煦一語道破普惠金融業務“量價險”的平衡之難。
胡煦進一步指出,如果普惠金融既要實現可得性,又要控制風險,還要降低利率,就必須實現信貸技術的進步,通過應用數字技術去降低邊際成本。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鬆近日在《構建更高水平普惠金融模式》一文中也指出,數字技術推動普惠金融由最初的政策驅動和監管導向逐步升級至商業可持續模式,未來還應繼續從政策體系完善、技術平臺建設等方面持續提升數字普惠金融生態體系。一方面,發揮激勵約束作用,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另一方面,探索普惠金融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先進技術交叉融合,充分挖掘數據潛力。
還有城商行普惠部負責人坦言,數字技術深度嵌入普惠金融是破解 “不可能三角” 的利器。展望未來,銀行與政府應深度合作、協同發展,雙方合力打通數據孤島,構建統一標準、安全高效、實時共享的數據基礎設施生態。政府完善政策框架、優化激勵機制,引導資源流向普惠領域;銀行精準對接政策、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政策傳導效能。
數字普惠金融仍需更進一步
從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到2023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我國普惠金融走過了十年的跨越式發展歷程,可得性、覆蓋面、滿意度持續提高,其中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功不可沒。
在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普惠金融該如何再上新臺階?9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有關提問時表示,要堅持科技賦能,我國數字普惠金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未來要繼續通過科技賦能和數據引領,推動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驅動普惠金融發展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進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的便利度和可得性。
《意見》也明確,要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強化科技賦能普惠金融,支持金融機構深化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優化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改進授信審批和風險管理模型,提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涉農主體等金融服務可得性和質量。
“科技+數據”也被業內認爲是破解普惠金融“不可能三角”的重要抓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耿黎近日在“2024中小企業金融論壇暨普惠金融創新發展研討會”上表示,當前普惠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需求已從傳統的財務分析轉向更關注企業未來成長性,這需要科技和數據的深度融合。
談及如何平衡普惠金融業務的“量價險”時,耿黎表示,應通過“強平臺、強數據、強治理”三大策略推動普惠金融與數字金融的有機融合。強平臺是指加強數字化平臺建設,實現資源共享。以郵儲銀行爲例,其通過整合稅務、社保、海關等數據,構建起高效的金融服務高速公路。強數據是指引入更多地方數據,提升數據覆蓋率和精準度,爲企業構建全面的數字畫像,從過去的“看財報”轉向“看未來”。強治理是指完善數據治理,規範數據使用規則,爲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作爲地方數據的一大重要來源,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今年也迎來了重大改革。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 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對功能重複或運行低效的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進行整合,原則上一個省份只保留一個省級平臺,市縣設立的平臺不超過一個,所有地方平臺統一納入全國一體化平臺網絡,實行清單式管理,減少重複建設和資源閒置浪費。
《方案》還要求,各地區要在2024年12月底前完成平臺整合,有序做好資產劃轉、數據移交、人員安置等工作,確保整合期間平臺服務功能不受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留意到,今年下半年以來,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迎來了一波重組合並潮,例如,山東、河南等地先後發佈工作方案,整合構建全省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體系,進一步提升信用信息共享水平,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
不過,也有行業觀察人士指出,地方政府主導建設的信息信用共享平臺雖然可以緩解金融機構與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交易成本並提高市場效率和信貸可得性,但在有些場景下,也存在政府收集數據成本高、時效性差、金融機構使用率不高等問題。此外,在數據個性化程度較高、數據價值不確定性大的領域,市場主體可能更具優勢。
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的新探索
當前,信息不對稱是導致銀行開展普惠金融信用風險偏高的主要因素,也是影響銀行積極性的主要原因。我國徵信體系仍有待進一步完善,主要表現在部分中小微企業、低保人員等機構或羣體的部分交易信息未被完全納入徵信體系,徵信覆蓋人羣較大但是有效融資人羣較小,在徵信系統中沒有借貸記錄的用戶數量龐大等。
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被被行業視爲解題方向之一。資金流信用信息是中小微企業最優質的信用信息之一,能夠全生命週期地動態反映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收支狀況、償債能力、履約行爲。全球很多國家都在積極關注、探索推動其共享共用,幫助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爲解決金融機構跨行共享資金流信用信息的堵點難點,建立制度化、體系化的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在充分保護中小微企業權益的同時,促進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中國人民銀行開發建設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以下簡稱資金流信息平臺),並於10月25日上線試運行。
據悉,資金流信息平臺在互聯網端爲每個中小微企業都建立了專屬於其自身的資金流信用信息賬戶,中小微企業通過身份驗證後可以登錄自己的數據賬戶,在該數據賬戶內,中小微企業可以開展授權、查詢、異議、諮詢等業務活動,推動自身資金流信用信息流轉應用,實現“我的信息我做主”。
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相關負責人曾在答記者問表示,本着循序漸進原則,資金流信息平臺建設採用分步實施、分批推進計劃。首批選擇了業務量大、技術實力強、具有地域代表性的31家金融機構參與資金流信息平臺上線試運行。資金流信息平臺已經正式面向中小微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流信用信息服務。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加快金融機構接入資金流信息平臺,逐步實現全國範圍內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全面覆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留意到,10月以來,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中均有依託資金流信息平臺落地的業務。例如,近日,廣發銀行佛山分行依託資金流信息平臺,跨行共享資金流信息,對企業經營穩定性、資金週轉情況以及信用歷史進行分析評估,順利完成廣東首筆小微企業資金流貸款投放。
另據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披露,資金流信息平臺上線當日,某從事新能源裝備製造的小微企業藉助北京銀行“資信e貸”產品成功獲批3年期40萬元授信及放款,該企業仍處於虧損狀態,難以符合傳統授信標準,資金流信息提供了關鍵佐證,使企業獲得資金支持在石化產業鏈拓展業務。10月30日,中關村銀行發揮區位優勢,通過共享平臺分析客戶資金流信息後,爲某小型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放款1000萬元,放貸時效性較常規提升50%。
(本報記者林漢垚、林秋彤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