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茶葉「苦澀」之謎 安徽農大學者:未來可對味道進行調控
▲湖北省西部山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產出的「伍家臺貢茶」,因清朝乾隆皇帝賜匾「皇恩寵錫」而聞名。(圖/新華社提供)
本報訊常言道「不苦不澀不成茶」。近日,安徽農業大學學者發現「好茶苦口」背後的秘密,影響茶葉苦澀味的關鍵酶和基因被找到,酯型兒茶素是苦澀味的主要來源,黃酮醇也影響着茶葉的澀味。
據介紹,一直以來,安徽農業大學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夏濤和高麗萍教授課題組就圍繞多酚類物質的醯基化、糖苷化、聚合反應展開了系列研究。課題組以酯型兒茶素爲研究物件,採用酶學分析、蛋白質純化、蛋白質肽鏈質譜分析等研究方法,經過反覆試驗,證實沒食子醯基葡萄糖轉移酶(UGGT)和沒食子醯基轉移酶(ECGT)在酯型兒茶素形成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其中編碼沒食子醯基葡萄糖轉移酶(UGGT)的基因CsUGT84A22已經被功能鑑定。
研究顯示,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主要是兒茶素,兒茶素分爲單體兒茶素和酯型兒茶素,其中酯型兒茶素約佔70%,是影響茶葉苦澀味的主要成分。
研究人員還發現,黃酮醇也屬於多酚類物質,在茶葉中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影響茶葉的澀味。課題組通過對一百多個茶樹類黃酮糖基轉移酶基因進行篩選和系統進化分析,得到兩個可能編碼黃酮醇轉移酶的基因CsUGT78A14和CsUGT78A15,經過原核表達和酶學分析,驗證了這兩個基因分別編碼黃酮醇葡糖糖苷轉移酶和黃酮醇半乳糖苷轉移酶,且參與茶葉黃酮醇糖苷化反應。
此外,課題組利用分離純化和鑑定技術研究發現,茶樹根中實際上含有約8%的多酚類化合物,主要以聚合形式存在。這項研究爲全面解析茶葉苦澀味形成機理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思路。
「未來人們可通過調節基因表達和酶活性,影響酯型兒茶素的合成量,從而對茶葉苦澀味進行調控。」夏濤教授告訴記者,研究成果同時爲高品質茶樹品種選育、茶葉綜合利用、產業增收增效等提供了基礎理論支撐。
目前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該領域的國際學術期刊《生物化學雜誌》《實驗植物學雜誌》和《科技報告》上。(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