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MR會是雙向奔赴的機會嗎?
從2017年起,蘋果VR/AR產品要上市的傳聞就隔三差五地冒出,每一次都成爲科技圈討論的焦點。而實際上,發佈時間在蘋果內部也是焦點。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消息,蘋果運營團隊和設計團隊關於發佈時間也爭執不休。設計團隊希望產品更好些再發布,運營團隊則希望先發布跑起來再迭代。
今年3月,蘋果CEO庫克終於拍板了:在2023年推出首款MR產品。但關於發佈時間業內又有不同聲音。有的認爲是在6月的WWDC期間,但果鏈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卻認爲考慮到量產的準備工作,發佈時間會在第三季度中下旬。
掐指一算,也就差了兩個月,無所謂的。蘋果MR產品,總歸是要來了,也似乎不得不來了。那麼,MR會像iPhone一樣帶來大浪潮嗎?
雙向奔赴
2012年,谷歌X實驗室發佈了Google Glass,成爲AR領域的先驅。2013年,Oculus在E3大會上發佈了第一款VR產品,效果非常震撼。扎克伯克在2014年試用產品之後,就興奮地買下了Oculus整個公司。
2014年3月,索尼高管宣稱“VR將是改變遊戲未來的PlayStation的下一次革新”;同一年,Valve也在波士頓活動上公佈了VR產品。2015年,微軟也發佈了重磅產品HoloLens。
毫無疑問,在VR/AR火爆的那幾年,根本沒蘋果什麼事兒。當然,蘋果也沒把重心放在這個領域,而是持續發力“手機”,迎接移動互聯網時代:
手機功能不斷更新迭代,顏色、大小輪着來;圍繞着手機發布了手表和耳機;基於手機拓展軟件等服務生態。這些戰略,讓蘋果利潤和股價不斷雙擊。
蘋果股價和產品發佈關聯,來源:中金證券
十年之前,你瞧不上,我看不上你。但十年之後,蘋果和XR產業正雙向奔赴。
一方面,雖然疫情讓Oculus銷量有了起色,但疫情結束後產品就堆在角落吃灰了。儘管小扎高舉元宇宙大旗,但業績不達預期的表現,還是令投資人用腳投票。PICO等產品也是有亮點但並沒有銷量。
整個行業的銷量,和十年發展相比,並不可觀。2022年全球AR/VR頭戴設備出貨量爲880 萬臺,同比下降了20.9%。完全不是要快速爆發的姿勢。
雖然Oculus的天使投資人曾說,“我就見過五六樣讓我感到世界會因此變化的產品:Apple II、Netscape、Google、iPhone,還有 Oculus”。但越來越多人更認可:消費電子這玩意,還是得蘋果來。
另一方面,蘋果也需要XR產品來開啓新的增長曲線。
全球手機存量從2017年就位於高位了,銷量也是負增長狀態。儘管蘋果手機憑藉品牌優勢依然保持甚至增加了一些市場佔有率,但大環境“寒冬”之下,iPhone 14 Plus也罕見出現了砍單40%的狀況。
更重要的是,手機上能玩的花樣越來越少了。就連知名宏觀經濟學家任老師都有了微觀發現,多次吐槽:
“iPhone 14 可能是蘋果帝國盛極而衰的標誌;用靈動島等僞創新糊弄消費者;蘋果剩下的更多是堆砌硬件”。
而蘋果公司最新的財報顯示,Mac電腦和iPad平板也萎靡不振,同比分別縮減了31.3%和12.8%。
因此,蘋果需要開啓新的增長曲線。一個方向是造車,但看看特斯拉、比亞迪、新勢力等等公司是多麼卷,想必蘋果也不會在這個時候來湊熱鬧。相對而言,XR領域的對手,就弱一些了。
另外一個角度,也許就是庫克的“自我成就”。庫克在任期間,蘋果也有iWatch、TWS耳機等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產品,但畢竟是圍繞iPhone提供服務,耳機算不上大單品,iWatch又是喬幫主設計的遺產;所以,庫克還是難以和喬幫主媲美。
但如果完全由庫克主導、自成體系的MR產品成功了,那他的地位就大不同了,也不會被經濟學家指責沒有進取和創新靈魂了。
所以,蘋果的MR產品,既是衆望所歸,也是不爭饅頭爭口氣。
爲什麼蘋果可以?
爲什麼蘋果值得期待呢?
第一,自然是蘋果積累下來的成功形象,審美在線、消費電子領域頻頻爆款的戰績傲人。這是喬幫主打下的根基。
第二,蘋果實力還是很強的,在XR領域,蘋果從2016年後便加大了佈局,陸續收購了包括動作捕捉、眼球跟蹤、視覺等多家公司;2020年後又開始向下遊應用場景擴展。也正是一系列的動作,讓市場一直充滿期待。同時,ARkit也已經成爲最大的AR開發平臺。
蘋果在VR領域的收購
根據VRPinea的爆料稱,目前蘋果MR的配置還是很豪華的,索尼原廠的單眼4K Micro-OLED顯示器、120°FOV(視場角)的3P Pancake光學模組,八個面部和眼部攝像頭,正面追蹤攝像頭+dtof的激光雷達,以及外置供電設備。
通過外置供電可以減輕設備重量,雖然帶着電池在身上也有點奇怪;Pancake方案則減小了設備體積,更加輕巧。但這套方案,目前的缺點就是成本比較高,所以產品定價在3000美金左右。
說到定價,這就是蘋果的第三個優勢了。有觀點認爲蘋果MR的定價過高,摺合人民幣都要兩萬元了,沒有市場。但實際上,定價高不高,要看蘋果這個設備怎麼用。
如果只能在家裡獨自玩玩遊戲,那3000美金的價格還是有點高的;但如果能戴出來,走在街上、在辦公室裡、在公共交通上,享受衆人多瞅兩眼的待遇,那這個價格肯定賣得出去。
根據創新產品擴散理論,早期使用者的價格敏感度很低,甚至需要有高定位才能迎合需求。就像特斯拉早期也是先用高價格吸引明星,這樣才能保證現金流穩定、繼續研發、擴大生產,繼而纔有更平民版的產品來普及。蘋果的iPhone也是如此。
所以蘋果MR產品前期高價格並不是問題。反而是一些推出低價格產品的公司,倒陷入了怪圈:產品定價低、利潤薄,導致無法繼續研發,反而引來更多負面評價,損傷品牌,繼而影響後續銷售。
賠本賺吆喝,在創新產品早期並不適用。 當然,很多公司也都知道這點,困難的是,想賣高價格也沒人接受。相比之下,蘋果的號召力就大多了。
另外,蘋果對應用開發者的號召力也是足夠強大的。畢竟iOS系統的普及率在擺着,這比Meta要強不少。最後的優勢,自然是蘋果積累的供應鏈體系。這爲後期產品快速降本、普及,提供了保障。
蘋果自身兼具軟硬件和生態實力,而當下也迎來了新動力:ChatGPT。
生成式AI的驚豔表現,也讓可穿戴設備有更多想象空間了,尤其可以提升Siri的智能。庫克也簡單表達了對AI的看法,表示已經在用了,比如Apple Watch跌倒偵測功能,「不僅是很棒的功能,也拯救了人們的生命」。
帶來什麼機會
中泰證券王芳電子團隊,對幾家產品做了成本拆解,可以看到顯著差異在於芯片和屏幕。蘋果採用自研芯片後,成本大幅下降,而爲了更好的體驗,則加大了對顯示的支出。
各家XR產品成本測算
而中金證券電子彭虎團隊也對蘋果BOOM進行了拆分和估算,結構佔比大致相同。屏幕佔大頭,除此之外是結構件。
由於目前產品依然沒有發佈,相關零部件依然是推測狀態。因此,就對屏幕、光學進行簡單分析。
在光學方案方面,Pancake確定性很高,也逐漸成爲XR產品主流。Pancake方案更加輕薄,和傳統的菲涅爾方案相比,厚度減薄50%、重量減輕30%左右。也可以降低圖形畸變、支持屈光度調節。
在這個領域,大陸從事類似業務的公司有三利譜,主要產品爲偏光,2022年公司佈局了Pancake方案必須使用的光學膜。據公司在互動平臺上稱,是大陸首傢俱有相關光學膜量產能力的廠商。
而爲了改善暈眩效果,Pancake疊加“變焦技術”也是當下主流的方案。
變焦,有機械式變焦和電子式兩種。電子式採用液晶透鏡,調整折射率來調整焦距,效果好但技術還不成熟。而蘋果有可能採用的是“機械式可變焦技術”,即通過電機和精密齒輪模組實現焦距調節。2021年,蘋果公佈了相關專利。
機械式可變焦技術和照相機光學變焦技術基本原理一樣,更爲成熟、也便於規模化。這個領域國內有業務相關的公司包括兆威機電等。這家公司是以汽車領域精密系統爲主,包括電動尾翼解決方案等等。公司年報顯示,在 AR/VR 領域,公司的微型傳動系統在設備用自動調整裝置得到應用。
在屏幕方面,蘋果擬採用的是索尼供貨的Micro OLED。和當前主流採用的Fast LCD相比,Micro OLED優點很多,比如刷新率高、體積小、功耗低、響應時間也短,既能減少眩暈,也能降低發熱現象。當然,成本會上升,目前也是蘋果MR的成本大頭,佔到了40%左右。
而長期來看,由於Micro OLED亮度上限不高,最終當Micro L ED解決了量產難度後會更加適合。從中期角度來看,Micro OLED的滲透率會快速提升。DSCC預測,2024年規模可能會達到26億美元。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一個新星,也是一個備胎。
Micro OLED產業鏈,上游包括原材料、設備、零部件等,中游是面板製造。和半導體一樣,在陣列、蒸鍍環節的關鍵設備、原材料仍以日韓、美國廠商爲主。國內公司也在積極突破。
蘇州華興源創 ,主要聚焦在面板檢測設備和整線檢測系統解決方案,LCD、MiniLED等等均有涉及,Micro OLEED系列產品也已經獲得索尼驗證,開啓量產之路。
蘇州清越科技 ,以 PMOLED 技術起步,目前已形成以 PMOLED、電子紙模組 與硅基 OLED 微顯示器三大業務爲主的產品架構與業務格局。年報顯示,爲搶佔在虛擬現實及增強顯示領域 應用終端先機而建設的硅基 OLED 微顯示器 8 英寸晶圓量產線2022 年已開始向客戶批量出貨。
吉林奧萊德 ,主要從事OLED上游有機發光材料和蒸發源設備的研發、製作。蒸發源是關鍵設備蒸鍍機的核心組件。公司生產的6代AMOLED線性蒸發源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實現進口替代。公司客戶包括京東方、深天馬等等。
由於Micro OLED採用硅基襯底,因此包括北方華創、精測電子等主業在半導體領域的公司,也有研發相關設備。
而京東方、華星光電等等傳統面板玩家,自然也不會錯失Micro OLED的機會。
MicroOLED產業鏈
不過需要更多考慮的是,一方面,需要等待蘋果MR爆款之後,相關行業纔有可能迎來機遇;另一方面,需要進入蘋果訂單的企業,纔會更加受益;最後,不同公司的業務彈性也不一樣。
另一個隱含的風險是,當前的世界環境和2013年大不相同。蘋果轉移產業鏈,已經是有討論有動作了,MR的大浪潮也有可能帶動的是海外供應鏈。
從這個角度而言,有一個強大的消費電子品牌,成爲行業利潤髮動機,也是一個難卻必須佔領的高地。遺憾的是,我國上一個向“高地”發起“衝鋒”的,已經途遇險阻。下一個衝鋒的,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