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排碳量怎麼算? 中興大學建「碳收支模式」教你這樣做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幸助團隊建立「生態系統碳收支模式方法學」今天獲頒國家農業科學獎。(林良齊攝)

農業排碳要怎麼算?爲了達到淨零碳排,第一部就是要碳盤查,而碳盤查則要有方法學來計算,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幸助團隊建立「生態系統碳收支模式方法學」,依循IPCC指南,可應用於各類型農地及自然碳匯,未來可望運用於各縣市政府不同類型的溼地與農地,預估仍要1至2年後才能建立農業碳排基礎資料,今天獲頒國家農業科學獎。

相較工業排放的燃料爲主的「直接排放」、用電爲主的「間接排放」,農業部門的碳排模式還有吸收等,計算上更爲複雜,林幸助表示,量化自然碳匯除了要計算植物吸存的二氧化碳外,還要扣除如施肥產生的N2O(氧化亞氮)、水田產生的CH4(甲烷)等等後才能計算出存放在農作物上的碳匯,而農作物後端的去處等也要一併納入計算。

林幸助表示,知道排碳多少後纔能有機會達到2050淨零碳排,依其計算得出目前多數農業仍爲排放源,有自然碳匯爲沿海、溼地等紅樹林或海草爲多,每年共有35萬噸的吸存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源應講求如精準施肥等減少碳排。

「只有顧慮到氣候也不行」,林幸助坦言,農業上除了考慮碳排外,還有糧食安全等議題,因此除了減排外還要增加如土壤碳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