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述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融資成本關乎企業和居民投資消費動力,是實體經濟恢復發展的關鍵變量。記者近日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今年前11個月,企業貸款利率爲3.89%,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有統計以來的歷史低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盤活存量、提升效能”“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這不僅爲金融系統下一步工作指明瞭方向,也消除了市場上關於“融資成本能否再降”的疑慮。事實上,隨着內外部約束邊際緩解,我國貨幣政策自主性、有效性將進一步增強,繼續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固支撐。

提高利率政策針對性協同性

利率決定着資金流向。今年以來,金融管理部門綜合考慮經濟金融運行特點,合理統籌政策出臺時機,實施了一系列利率政策,政策針對性和協同性明顯增強。

目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已成爲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定價之“錨”,直接影響各類經營主體的融資成本。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引導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分別累計下降20個和25個基點,帶動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降20個和10個基點。同時,繼續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引導主要銀行下調1年期及以上存款利率10個到25個基點,緩解了存款定期化長期化傾向,增強了企業居民投資消費動力,併爲銀行讓利實體經濟創造了有利條件。

利率政策在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中同樣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以來,爲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監管部門適時調整優化房貸利率政策,包括建立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調降房貸利率政策下限等。這些舉措不但有效支持各地政府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穩定了政策預期,同時有利於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超過22萬億元存量房貸利率完成下調,調整後的加權平均利率爲4.27%,平均降幅73個基點,每年減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億元到1700億元。同時,全國343個城市(地級及以上)中,119個符合放寬首套房貸利率政策下限條件的城市均已放寬下限。

“去年以來,美聯儲快速加息,但我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爲主,政策利率穩步下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將堅持實施好利率調控,按照經濟規律和逆週期宏觀調控需要,引導和把握宏觀利率水平。發揮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降低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

優化信貸結構盤活存量資金

不只價“優”,結構優化也是信貸投放的一大亮點。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對實體經濟有活力、就業帶動效果好的領域,持續加強支持力度。數據顯示,9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38.2%,比各項貸款增速高27.3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5.1%,比各項貸款增速高4.2個百分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8.6%,比各項貸款增速高7.7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一直是政策支持的重點。尤其是下半年以來,人民銀行連續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工作推進會和金融機構座談會,多次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一視同仁”的要求。

當前,金融支持民營經濟已取得積極成效。數據顯示,9月末私人控股企業貸款餘額41.3萬億元,前三季度的新增貸款比重較去年提高3.2個百分點;私人控股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0.9%,與全部貸款的增速已基本彌合。特別是民企深度參與的科創、綠色等新動能領域,金融資源投入明顯加大,有力支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

近年來,經濟結構轉型、金融迴歸本源等給融資增長和融資結構帶來深刻變化。相較其他融資方式,我國貸款增速一直穩定在兩位數以上的較高水平,保持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同時也要看到,不僅增量信貸能支持實體經濟,盤活低效存量貸款也有助於經濟增長。業內專家表示,不必過度關注貸款增量,更需思考如何善用存量資本。

“我國貨幣信貸存量已經很大,通過盤活存量資金循環、優化增量信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單位信貸可以支持更多的經濟增長。”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說,爲使政策效果更爲有效,下一步相關部門應強化貨幣政策和財政、產業、區域、科技政策等之間的協調配合,積極盤活被低效、無效佔用的金融資源,實現信貸結構“有增有減”、融資結構“有升有降”,更好匹配宏觀經濟發展和經營主體需求。

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強化逆週期調節,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導向作用不可或缺。調增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增加洪澇災害受災嚴重地區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350億元,延長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期限至2024年末,延長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期限至2024年5月……今年以來,結構性貨幣政策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截至9月末,我國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餘額總計7萬億元。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進”是指持續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優化資金供給結構,將更多金融資源用於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退”是指依據不同階段經濟運行規律與宏觀環境變化,對臨時性以及針對部分領域行業的政策進行調整,以實現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優化。

近年來,人民銀行創設了一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這些工具兼具總量調節和結構性調節雙重功能,通過結構性政策功能能夠實現精準滴灌的效果,同時又能對總量調控作出貢獻。

專家預計,人民銀行將繼續運用好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必要時還會創設新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此外,業內人士建議,穩妥有序引導資金對非集約、低效率行業、領域和企業的穩健退出,爲重點領域、薄弱環節騰挪空間,減少被低效佔用的信貸額度,從而進一步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實現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經濟日報記者 姚 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