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元宇宙”是王炸組合嗎?

元宇宙的終極願景是建立一個能夠與現實平起平坐的電子世界,把現實中能夠做的事情都搬到電子世界完成那所謂的終極願景,目前暫時沒譜,爲什麼呢?很簡單,因爲我們的大腦還得在線下生活,吃喝拉撒暫時不提,至少一個優秀的元宇宙需讓我們比現實世界過得舒服,比如照現在的這個方案,有可能是VR,我們未來中心是有很多VR,而且我們還有一個專門的VR遊戲區,這大概就是那種最初的形態,但是VR也不可能24小時都戴着,於是就有一種說法,說元宇宙加腦機接口才是王炸組合。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腦機接口到底是怎麼回事。有小夥伴就說了,不就是黑客帝國嗎?腦後插個管子,肉身泡在營養液裡,一時想幹嘛就幹嘛,是也不是,所謂的腦機接口其實很簡單,就是有一個東西能把大腦的輸入輸出和電腦連在一起,電腦給的東西,大腦直接就懂,大腦給的東西電腦也直接就懂,人類和電腦打交道這麼多年,人腦和電腦之間一直靠的是中介對話,腦子想的東西要通過手操作,鍵盤鼠標才能夠表達着電腦,而電腦輸出的東西,要通過顯示器能給眼睛才能夠讓大腦知道,腦機接口的直接任務就是不讓中間商賺差價,這東西其實已經有很多種了。比如說我們可以把監測神經元活動引發的電流叫做EEG,也可以不檢測電流,檢測磁場叫做MEG,通過磁場監測哪裡耗氧量多來判斷,活躍區叫做FMRI,直接把電極貼到大腦表面叫做Ecog,如果直接插腦子裡就叫做utahArray,看起來越刺激,提供的數據就越好。

不過光有數據真的讀懂還有一段距離,現在的讀腦術可以讀懂一些非常粗淺的結果,比如說讓動物玩非常簡單的遊戲或者是以非常低的分辨率復現動物看過的小電影,但是根本上講這些電腦說只能在腦的活動模式和內容之間建立成分粗糙的相關性,不是真正的閱讀。這就像是看字幕,學外語,看的多了,你可能能認出幾個常見的詞或者常見的表達,但是靠這幾個是學不會語法的。每次遇到一些新的句子,就只能一臉懵逼,在這個例子裡就是不能解讀大腦輸出的創造性的思想,那到頭來不還是跟拿着手柄玩遊戲沒什麼區別嗎?

除了那幾個提前規定好動作的按鈕可以按之外,其他動作什麼都做不了,所以這件事情的關鍵其實不在於技術設備,而在於背後漫長的科研解讀,就算我們理解了大腦的輸出,要實現元宇宙的理想,還得解決輸入的問題,得直接向大腦寫入信息,遺憾的是像黑客帝國那樣直接把信息拷貝到大腦裡面的接入方式,目前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人腦的記憶就像硬盤不是寫在一塊爲之清晰的磁鐵上,而是許多神經元組成的複雜關係網絡,每一個記憶都可能牽扯到整個腦子,要用外力直接修改這些神經元網絡太困難了。

但未來,不是完全不可能,比如說人眼有一種現象叫做光換是沒有光照。你好像看到了閃光,研究者就利用這個原理給盲人的眼眶裡植入了電極,但看不見東西的眼睛也能夠變成低分辨率的顯示屏,如果一家公司就有這樣一款產品,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塊九平方毫米,更大的電極植入到視網膜裡,然後裡面的1500個電極就可以讓使用者看到大概這樣的場景,這種超低像素的成像對於盲人來說,可以幫助他們認清簡單的字,識別對面的臉,但和健康的人眼還相差甚遠,這個技術現在只能夠用於治療殘疾人,但其實很多類似的技術最終就會變成對普通人的強化。也許腦機接口最先實現的不是腦後插管,而是視網膜插管。

如果再過個幾十年,腦接口實現了一個超級突破,在那個時候元宇宙的願景是不是就能實現呢?能實現是能,但那個級別的腦機接口,應該去做更加高級的事情,如果只拿他當一塊超級顯卡就太虛了。那爲啥呢?因爲人的大腦有不少不方便的地方,就比如說容易忘事或者說事情總是掛在嘴邊說不出來,所以腦機接口的真正意義是把人腦和電腦連在一起,取長補短,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認知升級。

來源:“元宇宙商業資訊”公衆平臺,未經授權嚴禁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