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別院心講座 行腳參學佛教與開拓視野
▲佛光山南臺別院安樂富有系列講座,邀請南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知賢法師,與三度獲得金鐘獎,也是相聲瓦舍創辦人之一講師王琄,引領現場民衆及網路直播的觀衆參學視野。(圖/南臺別院提供,下同)
佛光山南臺別院7日晚間進行安樂富有系列講座第7場,邀請南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知賢法師,與三度獲得金鐘獎,也是相聲瓦舍創辦人之一講師王琄,和風雅又風趣的主持人陳麗妍,一同就「佛教與視野~心越大路就寬」爲主題,引領現場民衆及網路直播的觀衆參學視野,提升眼界與心界深度,吸引631位民衆與會聽講及透過youtube及FB全球共1900人次觀看。
「行腳參學」是一種人生視野,拓展生活閱歷的觀光;透過「觀」察學習,心開意解後所得到的「光」明。住持滿舟法師引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來到世間,要把握時間、爭取時間、利用時間,做有利社會人羣的事。更要拓展生活領域與心靈空間,把自己融入人羣,走向世界增長見聞。
陳麗妍則認爲「視野」非眼睛所能到達的地方,而是心靈的世界。心簡單,世界簡單,幸福就會來;心自在,世界自在,快樂就會充滿。
「追講座」讓自己的生理與心理世界,開闊無限寬廣的視野;雖然眼界無法一一見得,但利用聽講座、讀書、交友,卻可以讓許多知識瞭然於心,心寬路就廣。知賢法師首先與大衆分享,自己增廣見聞的方式,就是「聽講座」,學習從他人生命中體悟,提升自己心理視野。他提到,20年前星雲大師曾爲他題一段偈語,「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大師用文字般若,讓他體悟到,教育工作要擁有如此的視野與胸襟,增廣他的心視界。
身爲大學教授的知賢法師也說到,讓學生有國際觀,增加自身的第2種語言能力很重要。如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高僧大德的行腳參學,讓原本狹隘的個人視野,提升爲國家視野,進而有國際宏觀,才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然而外在視野要有內在視野當驅動力,視野的經驗累積,增加自己的知識,在自己累世的八識田中,注入好的記憶體,在不同的心靈空間,拓展無限的可能。
知賢法師提及「信仰的力量」,是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拓展無限的生命寬度與長度。星雲大師創立國際佛光會,在2003年正式成爲聯合國非政府組織的會員,並於今年3月,由國際佛光會秘書長與4位副秘書長,首次在婦女地位委員會年席會議的平行論壇上發言。也就是加入佛光會,在信仰的力量下,用謙卑、自在、放下的態度,就能福慧無量、視野無窮、歡喜無盡、生命無限。
「拋棄所有,只爲開闊視野。」25年前,王琄用勇敢冒險前往巴黎,尋找人生中的新風景,豐富自己的生命,只爲做不一樣的自己。就如演員的生命,演出窺探人生的生命,豐富簡單的快樂生命。在不丹一個人的旅行,卻領悟到人生是爲了生活,而非溫飽。更了知爲讓自己生活在快樂中,就必須先給周圍的人快樂,因爲他深信所有的起心動念,都互爲因緣對等。
王琄分享星雲大師智慧法語,提到「心管理好,心正一切皆正;心靜一切皆靜;心善一切皆善。」他說到「大齡智慧」是生活的方向,人生如四季,本應順着自然節奏行進。更要認識「空性」,把握有限的生命時光,落實在自覺中,熟齡時刻累積了人生閱歷,時時拆解自己的起心動念,讓自己用簡單的思維,在每個所在的環境都能照見自己的善因。
臺南市婦女會理事長陳素雲,落實給人因緣的機會,帶領婦女會成員一同聆聽講座。成員魏美玉分享,聆聽講座讓自己收穫無邊,福至心靈。蘇美菊則心有所感說到,每每面對到不歡喜的事,「有佛法就有辦法」總能讓他心開意解。聽衆蔡環州也提到加入佛光會,認識了許多善知識,開創了屬於「信仰視野」,擴大自己生活領域,這就是有形與無形的視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