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打造 非遺集中展示地
歷時10年、備受各界關注的南京南捕廳專案有了最新進展。據瞭解,南捕廳環境整治工程四期徵收已經臨近尾聲,有望今年完成。從目前披露的規畫方案看,這個南京老城南已爲數不多的歷史街區,不僅將完整保留區域內63處文物點和歷史風貌,在未來功能設置上,該地塊還將遵循原先的區域特性,定位爲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集中展示地。
和老門東集中展示南京明清時期的歷史風貌不同,南捕廳西側地塊所蘊藏的是清末以來,直至近代、1949年後,歷史給南京古都留下的歲月痕跡。
保存較好老屋不拆
在大板巷南段已經打造完成的一段示範街區,可以看出來,這裡有原來二機廠的紅磚房廠房改造的房屋,還有明代、清代一直傳承下來的老民居。不到百米的街巷兩側,建築展現的是不同歷史時期的風貌。
南京城建歷史文化街區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南捕廳63處秦淮區不可移動文物,將全部保留下來。在此基礎上,對於不屬於文物、但保存情況較好的老房子,也不拆。在大板巷南段看到,這裡的一棟民國時期的磚混結構老房子,不是任何等級的文物,但在徵收中,卻保留了下來。它的門頭磚雕具有典型的民國建築特徵,同時建設單位在建築外立面上還發現了陽臺殘留的痕跡,準備恢復其花式欄杆的陽臺。
文物建築活化展示
長達10年的南捕廳徵收終於要接近尾聲,該地塊也曾一次又一次受到公衆和文物保護專家的關注。採訪中,秦淮區相關負責人坦言,時間如此之長,也反映了這些年政府部門對文化遺產保護和歷史文化街區打造理念與思路的一次又一次更新。「從早些年大拆大建的粗放式,到現在漸進式的、不趕工期、不趕時間。」他表示,現在南捕廳就是如此,徵收多少,就修繕、打造多少,一邊打造,一邊搬遷。
根據南京市政府批准的《老城南歷史城區保護規畫與城市設計》及《評事街歷史風貌區保護規畫》,秦淮區大板巷西側示範段保護與更新專案地塊範圍內規畫用地性質爲公共文化、文物古蹟、社區服務、市政公用等混合用地。
南京城建歷史文化街區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指出,對於南捕廳四期地塊,將「按照城區即景區、旅遊即生活」的全域旅遊理念精心打造。街巷肌理和歷史風貌完整保留,那些現存的、在古籍方誌中留下名字的街巷一個都不會少。
同時,整合文化名家、高校科研機構,以及民間藝人等多元文化資源,以風貌建築爲空間載體把「戲曲、非遺」等文化精髓集中展現,恢復歷史繁華風貌,成爲大陸全國知名、南京特質彰顯的文化旅遊新地標。例如,在這個片區的63處不可移動文物,準備在修繕後作爲大師工作室,或者展覽室等,進行活化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