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衝突停火的背後——三國博弈 誰是贏家?
11月9日,俄羅斯、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簽署聲明,宣佈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0日零時起完全停火。根據該聲明,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的軍事力量將停在目前各自所在的陣地,雙方將交換戰俘、其他關押人員和遇難者遺體,俄將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部隊。
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於9月27日因納卡問題爆發新一輪衝突。10月,兩國在有關國家斡旋下先後三次達成停火協議,但事後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協議發動攻擊。在分析人士看來,鑑於俄羅斯軍事力量將正式進駐該地區,本次停火的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
對於亞美尼亞而言,停火是形勢所迫。亞美尼亞國力本就弱於阿塞拜疆,自衝突爆發以來,亞美尼亞方面始終處於下風,不但損失了大量武器裝備,還丟失了原來控制的多個城鎮和村莊。尤其是納卡地區戰略重鎮舒沙的丟失,更成爲迫使亞美尼亞同意停火的“最後一根稻草”。
舒沙坐落於納卡地區首府斯捷潘納克特以南15公里的高地上,是連接納卡地區和亞美尼亞的重要關卡。舒沙被阿軍控制後,斯捷潘納克特直接面臨着阿方的軍事壓力。如果戰事繼續,斯捷潘納克特極有可能被阿軍奪取,那麼長期以來由亞美尼亞實際控制納卡的現狀將可能被徹底顛覆。眼下,亞軍無力組織大規模反攻,權衡利弊只能儘快簽署停火協議。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稱之爲“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原因正在於此。
對於阿塞拜疆而言,其在此次衝突中佔領大片土地,可謂收穫頗豐。有分析認爲,阿塞拜疆雖然想一口氣繼續拿下斯捷潘納克特,但亞軍抵抗確實很頑強,繼續攻堅存在較大難度。更重要的是,阿塞拜疆也擔心會觸碰到俄羅斯的“底線”。
衝突發生以來,俄羅斯一直秉承中立的立場,對於戰局並未做出太多實質性干預。但隨着戰事進展,俄方也明確表態,俄亞之間簽訂有安全條約,如果衝突持續蔓延,俄將向亞美尼亞提供所有必要的援助。阿軍如果繼續進攻,將迫使俄軍參戰,這是阿方不願意看到的。另外,在國際上,阿軍的行動並沒有受到過多支持,目前只有土耳其對阿“奪回舒沙”表示祝賀,而更多的聲音依然在呼籲雙方立即停火併緩和局勢。對阿塞拜疆來說,見好就收,通過簽署條約的形式將目前取得的戰果固化下來,也是不錯的選擇。
俄羅斯關鍵時候派兵維和,可以說意味深長。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都是原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後也一直想擺脫俄羅斯的影響。亞美尼亞一度認爲自己與美國關係很近,關鍵時刻卻被美方無情拋棄。阿塞拜疆則因宗教和民族關係一直與土耳其打得火熱。納卡衝突開始的時候,俄羅斯對亞美尼亞的支持一直停留在紙面上,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其離心的一種懲戒。而在衝突的關鍵時刻,俄出手干預,既能讓亞美尼亞對其感恩,也讓阿塞拜疆及其背後的土耳其認識到俄在高加索地區的真正影響力。
根據聲明,俄羅斯駐納卡地區維和部隊由1960名武裝人員、90輛裝甲運輸車、380臺汽車和特種裝備組成,並將在斯捷潘納克特組建俄羅斯維和部隊司令部。如果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沒有反對意見,5年期滿後將自動延長。
可以預期的是,隨着俄羅斯的正式介入,未來納卡地區的緊張局勢有望降級。但亞阿之間的宿怨,並非短期內可以解開,兩國及背後大國之間的博弈依舊會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