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ZIK/當月特企-布拉姆斯教我的10件事(上)

圖、文/MUZIK提供

一、大師不怕出身低,就怕看到不乾淨

布拉姆斯出生的1833年,此時他所崇拜的貝多芬已離開人間六年,他所感恩的舒曼22歲,隔年開辦影響力十足的《新音樂雜誌》(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父親是自學而成的器樂演奏家,來到漢堡娶了年紀大他17歲的房東親戚,那年5月7日,約翰尼斯.布拉姆斯出生於貧民區。雖然老爹希望這個孩子能夠學習絃樂或木管,將來能在樂團中混個職位,但從小就「拗個性」的約翰尼斯始終堅持要學鋼琴,於是爸爸請鋼琴家朋友柯賽爾(Friedrich Cossel)教家中兩個男孩彈琴

布拉姆斯創作的慾望自幼而生,老師曾抱怨他「明明就可以成爲很棒的鋼琴家,卻一直想要作曲。」十歲的首次公開演出,被一位來歐洲挖寶的美國經紀人相中,要布拉姆斯跟他去美國巡迴演出,單純的老爸(布拉姆斯自己說的)把房產賣掉,準備全家一起去掏金。幸好柯賽爾力阻,請來自己的老師、也是全漢堡最棒的音樂教師——鋼琴家馬克森(Eduard Marxsen)教布拉姆斯繼續學琴

馬克森的師祖乃是莫札特,本身也是貝多芬與舒伯特的好友,他識出這孩子的天份,願意免費教琴,讓布爸布媽非常開心。然而由於家境清寒,布拉姆斯12歲便開始教琴,13歲更跑到風化區夜店與妓院彈琴掙錢。1851年,18歲的布拉姆斯結識名氣響叮噹的匈牙利小提琴家雷梅伊(Eduard Reményi),人生終於起了大變化。

Pokey的心得:少年時期在迎來送往的鄙俗環境討生活,強烈影響了布拉姆斯後來對感情的態度,「那段日子是我對男女之愛的第一印象」,導致後來面對克拉拉.舒曼的情愫,甚至與其他女孩論及婚嫁,到最後關頭都選擇退卻。所以性教育真的很重要。

二、才子仍須貴人扶,尤其一次好幾個

雷梅伊邀請布拉姆斯擔任鋼琴伴奏,1853年春天展開巡迴演出。這位小提琴家比較偏向流行藝人,然而布拉姆斯也從他身上感受到吉普賽音樂的魅力,成爲後來譜寫《匈牙利舞曲》的靈感。更重要的是,透過雷梅伊,布拉姆斯纔有機會於漢諾威結識真正的小提琴大師姚阿幸(Joseph Joachim),長三歲的姚阿幸聽了布拉姆斯的鋼琴曲,感受到音樂中「夢想不到的原創性和力量」。兩人互相傾慕,布拉姆斯寫信給阿母說交到貴人啦,她回說:「你榮耀的時刻就要來臨啦!」接着透過姚阿幸的引薦,來到威瑪拜會樂壇風雲人物李斯特。根據史書記載,李斯特視譜彈奏布拉姆斯的降E小調詼諧曲,讓這位年輕人驚歎不已,可是當李斯特彈奏自己的作品時,布拉姆斯居然睡着了。這或許顯示年輕的布拉姆斯,已對於當時蔚爲風潮的浪漫派音樂充滿了鄙視,但也引發搭檔雷梅伊與之劃清界線,拋下布拉姆斯,離開威瑪。

徬徨無措之際,姚阿幸要他去拜訪舒曼。然而數年前,舒曼夫婦造訪漢堡時,布拉姆斯曾寄了自己作品請舒曼指正,卻被原封退回,讓他躊蹴不前。終於鼓起勇氣,搭火車到杜賽朵夫舒曼家。舒曼聽了布拉姆斯彈奏C大調奏鳴曲,立刻喚太太克拉拉進來聽聽,那晚舒曼在日記寫道:「他挖掘出真正神奇的領域,他的奏鳴曲像是僞裝的交響曲」,而克拉拉也在寫道:「他彈奏如此完美,彷彿上帝派遣他進入完美領域。」在舒曼一家人熱情招待下,布拉姆斯流連多日後纔不舍離去。

Pokey的心得:1853年真是布拉姆斯走運的一年,五月識得姚阿幸,六月拜見李斯特,九月遇着舒曼。雖然李斯特彈琴時布拉姆斯睡着的八卦,很有可能是雷梅伊捏造的,但這位趨炎附勢的傢伙也算是小布的貴人啊。

三、恩公之情高如山,恩人之妻該如何

原本布拉姆斯以爲和舒曼只是萍水相逢,但沒想到此乃大器的前輩,告別後仍不懈提攜晚輩走上康莊大道。當年舒曼創辦的《新音樂雜誌》,針貶時事引領風騷,至今早已停筆十多年,但爲了布拉姆斯這位「未來的大師」,破例寫了篇〈新方向〉寄給雜誌發表。「我相信,遲早有人會以理想的方式,來表達時代精神,他將攀上巔峰,不是漸進地,而是倏然地……他的名字叫做約翰尼斯.布拉姆斯。」

因爲舒曼,布拉姆斯成爲樂壇的新希望,他在漢諾威與姚阿幸同住,舒曼一家人也來漢諾威玩耍。隔沒多久,1854年2月27日,舒曼發瘋了,企圖跳萊茵河自盡,被送進精神病院,正懷着第七個孩子的克拉拉都快崩潰,布拉姆斯得知消息立刻趕到杜賽朵夫,幫她代課教琴、照顧小孩、探望舒曼,克拉拉在日記寫道:「從這位年輕人身上,我深深感念他的犧牲。」

二十出頭的布拉姆斯在這種情況下,不自主陷入了對克拉拉的情愫,他曾衝動地寫下許多表達愛意信件,「如果我能親口說出我愛妳,而不是寫信告訴妳,那該有多好」之類等等。雖然克拉拉的信件都已銷燬,但我們推斷,她應該亦被帥氣又有才氣的布拉姆斯所吸引,同時卻也勸阻他不可逾越禮教。

當克拉拉出遠門舉辦演奏會賺生活費時,布拉姆斯仍照顧着病重的舒曼,直到1856年7月29日病逝。然而,舒曼的過世,竟然讓兩人的戀情尬然終止。

Pokey的心得:布拉姆斯與克拉拉這段禁戀,常常被教科書美化成神話。然而爲何舒曼過世後,兩人爲何不就明媒正娶呢?推敲幾個原因:1、布拉姆斯少年時期對情愛的不良印象。2、現實的考量,布拉姆斯得娶了大他十四歲的女人,外加七個拖油瓶畸戀將不再浪漫。3、對克拉拉而言,掙得寡婦的貞節牌坊,在當時仍算是一種美德。

四、自由與孤寂齊飛,感情共創作一色

告別克拉拉,或許是布拉姆斯的人生轉機(否則就只能當家庭主夫了),雖然彼此之後依舊是知心好友,但他的個性變得更加內斂封閉。布拉姆斯以老家漢堡爲基地,於德國各城市遊歷或短期任職,來到哥廷根(Göttingen)認識了一位大學教授的女兒阿嘉特(Agathe von Siebold),爲她寫了許多歌曲,熱戀時他說:「我正在狂喜之中……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我恐怕自己會蒸發成爲一個音符」,私下兩人交換訂婚戒指,然而直到該履行承諾時,布拉姆斯又退卻了。

1859年一月,布拉姆斯發表首闕大編制作品: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作品15),卻遭逢冷酷評價。多數樂評認爲這只是「有鋼琴助奏的交響曲」,和當時觀衆喜歡讓鋼琴明星炫技的協奏曲(如李斯特或蕭邦作品)截然不同。牽拖之下,布拉姆斯寫信給阿嘉特說:「我愛妳,我一定要再見到妳。但,我還不能定下來。」阿嘉特深受傷害,回信告訴布拉姆斯不必再來找她。多年後布拉姆斯給出的解釋是「歷經這些失敗之後,回到寂寞的房子,我並沒有感到不快樂。然而,如果此時必須面對妻子憂慮的詢問眼神,還有『又失敗了』的話,我可沒辦法忍受…我不敢想像那是怎樣的地獄。」

Pokey的心得:布拉姆斯曾把姚阿幸的座右銘「FAE」(Frei Aber Einsam,自由卻孤獨)進行音樂創作,並把自己的座右銘改爲「FAF」(Frei Aber Froh,自由卻快樂)。即使FAF這三個音經常成爲他創作的主題,然而貫穿布拉姆斯一生的性格,仍是FAE。

五、古典浪漫大論戰,德意志音樂往哪走

舒曼1834年創辦的「新音樂雜誌」早已變成華格納與李斯特的「新德意志樂派傳聲筒,布拉姆斯、姚阿幸、克拉拉這派遵循古法釀造的音樂家,自然就被排擠於外。1860年,布拉姆斯私下評論李斯特的作品說:「這瘟疫會四處散佈,加長觀衆像驢子般的耳朵,還會腐化年輕作曲家的心靈。」

緊接着,布拉姆斯和姚阿幸聯合署名反對所謂的「未來音樂」,認爲強迫衆人接受新而未知的理論,與音樂本身的精神背道而馳,必須給予嚴厲譴責。華格納立刻在《新音樂雜誌》發表一篇反對猶太人霸佔音樂圈的惡毒文章,就是爲了攻擊名氣最大的姚阿幸,但真正受傷的卻是布拉姆斯,從此遁入自己堅信的古典形式創作世界,算算這時布拉姆斯也才27歲。

1862年布拉姆斯來到奧地利王國首都維也納,個性嚴肅的他爲這個浪漫城市而陶醉,況且這裡還有莫札特、貝多芬的餘韻,流行音樂大王小約翰史特勞斯更是他鐘愛的作曲家。至於維也納人也熱情擁抱布拉姆斯,有人稱他是「貝多芬的接班人」,就連原本討厭他的權威樂評家漢斯利克(Eduard Hanslick),也臣服在布拉姆斯的《小夜曲》之下,後來成爲堅定的擁護者。

Pokey的心得:布拉姆斯與華格納終於在1863年見上一面,小布彈奏自己所寫的《韓德爾主題變奏曲》,華格納勉強地說:「我們看得出,一個能掌握舊形式要領的人,會有怎樣的成就。」真是賤嘴一個!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巨觀.布拉姆斯》

《MUZIK閱聽古典樂》

《MUZIK AIR古典音樂線上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