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溺死屍體停殯儀館3年 兒子稱:以爲早處理了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四川成都市一名男子三年前拿不出錢火化,三年後母親遺體還在殯儀館,母親變成了編號「冷172」,今年清明節沒有一個人去探望。東郊殯儀館的工作人員說,他們曾經多次聯繫死者的兒子,但對方一直不來辦理火化,「中國人講『入土爲安』,很希望老人某一天能在地下安息。」
《東南網》報導,鄭玉明躺在東郊殯儀館的第172號冷藏櫃中,生命定格在60歲。冷櫃長2.4米、寬0.5米,她在裡面已經躺了3年。陪伴她的只有源源不斷的冷氣、漫長的黑暗和每天定時來巡查的工作人員,但是沒有親人的探望。
兒子馮先生表示,都過這麼久了,我都以爲殯儀館(把遺體)處理了。他說,母親晚年經常流落街頭,撿垃圾爲生,他上一次看到母親還是1999年。女兒李女士表示,我幾個月大就被抱走了,和生母毫無感情,同樣不想管這件事。
說起鄭玉明的名字,東郊殯儀館的許多工作人員大多有印象。「一名六十來歲的婆婆。」工作人員們至今仍記得,老人2011年2月溺於錦江,撈起時全身浮腫,面容難辨。3年多前寄存在冷櫃中,編號「冷172」。
最初前夫還來辨認過遺體,兒子也來過一次。但到後來,再沒有一個人來探望。平時,只有值班人員從她身邊經過,拉開抽屜,看看腐蝕程度有無變化,太厚的冰霜是否蓋住了她的身體。
現在館裡能夠說明「冷172」身份的,只有兩份材料表示,一份是由書院街派出所出具的《屍體保存通知書》,另一份是張手寫的小紙條,上面有其兒子馮先生的手機號。工作人員們回憶,馮先生最初還會接電話,後來乾脆直接掛掉,完全是一副「撒手不管」的態度。因爲沒有家屬授權,東郊殯儀館無法處理遺體,只能一直凍在冷櫃裡。
沒有火化 因母親低保費取不出來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家屬遲遲不來火化遺體?有媒體聯繫上死者的兒子馮先生。聽說遺體仍在館裡,他顯得有些吃驚,「都過這麼久了,我都以爲殯儀館處理了。」按照他的解釋,他當初沒給母親火化,是因爲一筆低保費。
馮先生稱,母親去世後,他們查詢到她的低保卡上還剩2350元(約新臺幣元)。他去殯儀館問過,辦完所有火化可能要花1400多元(約新臺幣6801元)。
「當時我一分錢都沒有,就想靠這2000多元(約新臺幣9716元)爲母親辦後事。」馮先生稱,去銀行取錢時,對方要求他辦理公證,就必須所有繼承人到場,最終沒辦下來。
馮先生稱,父母共生下5個兒女,兩個夭折、兩個很小就送人。父母在他10多歲時離婚,他判給父親。母親後來再婚,但生活並不幸福,晚年更是經常流落街頭,撿垃圾爲生,他上一次看到母親還是1999年。
即使拿不到這筆低保費,能不能哪怕是借錢火化遺體,讓母親入土爲安?馮先生說,他當年經濟太困難了,根本拿不出錢來,「我們那陣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我爸睡大街,我就住朋友家,找誰借錢呢?」
一名曾在華興街社區工作過的人員證實,當年是她爲鄭玉明辦的低保,人去世後卡上還剩下人民幣2000多元(約新臺幣9716元)。馮先生說,這筆錢最終沒取出來,對他打擊很大,他乾脆也不管了,「也許拖久了遺體就火化了。」
冷凍費超5萬 殯儀館考慮部分減免
既然得知母親遺體還沒火化,下一步有什麼打算?馮先生說,他最近兩個月可能會考慮去一下殯儀館,「這輩子我媽過得太苦了。」
馮先生說,這幾年來他一直輾轉各地打工,乾的都是門衛等沒什麼技術的活路,待遇低,基本上沒什麼積蓄。現在他在一個社區做保安,每個月有人民幣2000多元(約新臺幣9716元)工資,父親只有幾百元低保,這點收入僅夠兩人開銷。
馮先生表示自己住在光華大道一套廉租房內,房屋爲套一,他住臥室,父親睡客廳。對於前妻的後事,馮父態度鮮明,「我管不到。」馮先生的親妹妹李女士說,她幾個月大就被抱走了,和生母毫無感情,同樣不想管這件事。馮先生說,所有後事只能落在他一人身上,「最擔心的還是欠了太多,我怕給不起。」
「遺體保存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據東郊殯儀館介紹,一具遺體每天的冷凍費用就是50元(約新臺幣242元),3年下來光是這筆費用就超過5萬元(約新臺幣24萬元)。他們表示,其實馮先生不用太擔心,鄭玉明的戶口是在錦江區,按照2010年該館的政策,可以進行一些減免,至於其他費用,他們考慮打報告申請能否進一步減免,「不管怎麼說,希望家屬至少能露個面,給死者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