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不勝任退出,爲何要砸碎國企員工的鐵飯碗?背後四個原因

鐵飯碗沒了!國企也要進行末尾淘汰了。

據央視新聞,國資委明確對於國企要進行末尾淘汰與不勝任退出機制,這個消息一出,有很多國企人應該要瑟瑟發抖了吧!那麼問題來了,爲啥這個時候,要對國企員工動真格,要砸碎國企的鐵飯碗了呢?

這背後有4點原因:

國企混子的人太多了,在於高管與普通員工收入差距過大的現狀

國企“混日子”的風氣可不輕。每個國企似乎都能看到這樣一類人:他們通常卡點上下班,對於工作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對同事的工作配合度不高,“叫不動”、“指揮不動”;愛甩鍋、無擔當、無進取心,日子能混就混,工作能拖就拖。

爲什麼混日子的人,一方面是穩定,旱澇保收,一方面是缺乏激勵,干與不幹差不多,幹多幹少差不多,“大鍋飯”現象嚴重。久而久之,就都在混了。

好好幹活,未必能拿高薪,混的人就越來越多了,現在國企的問題是,國企高管收入太高,而普通國企員工收入太低,早就到了收入合理化調整的時候了,否則進一步引發廣大普通員工的不滿,阻礙國企發展。而且現在裁員、降薪,裁的降的都是普通員工。

有國企從業人士透露了一個某國企的層級薪酬表,普通員工到部門經理到省級公司高管的薪酬差距幾乎就是1:10:100的差距,這收入差距,能怨普通員工躺平嗎?

因此,這一輪國企制度變革,終於輪到國企的領導們調整待遇了!看看這“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這兩條就是對國企領導們來說的啊。甚至國資委明確表示要清晰界定“退出”標準,用好績效考覈結果,進一步規範退出的情形,還要在收入分配機制“精準”“規範”上下功夫。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宏志表示,要強化正向激勵,推動各項科技創新激勵措施落實落地,薪酬分配進一步向基層苦髒險累一線崗位傾斜。意味着只要好好幹活,升職加薪不是夢,而不是被那些“關係戶”與庸才壓在頭上。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個國企領導,貢獻再大,能大到普通員工的100倍?大家的一天都是24小時,你幹了什麼貢獻是別人的50、100倍?科學家能做到。國企領導,做不到。”

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有通過制度變革,打破這種薪酬差距,形成更健康的薪酬晉升機制與淘汰制度,才能打破國企混日子的現狀。

其次,吸引能做實事、有才華有技術的年輕人

雖然在大家的普遍認知裡,國企是好單位,穩定事不多,福利好,下班早。

但事實上,相對於那些有活力、有透明的晉升機制、薪酬體系的民營企業、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國企對有才華有抱負的年輕人來說,吸引力是不足的。有才華有抱負的人才,更希望能在施展自己的才華與能力的有發展的公司去提升自己。

許多名頭響亮的國企央企,普通員工的月薪就是五六千,下沉到地市、縣區,也就三四千左右。不需要學新知識,工作內容機械且重複,哪怕每天忙得腳不沾地,乾的不過是走流程、蓋章、寫報告,盤數據這些,換了誰,都可以做,不具備任何技能壁壘。

因此,很多真正有才華有能力或者有技術的人未必願意進國企,甚至有人說到一個扎心事實,普通央國企員工,離職後工作很難找,因爲你在舒適區呆久了,根本不適應外界的市場競爭環境。也難以得到外面就業市場的認可。

因此,這一輪末位淘汰,伴隨而來的其實就是重視科研人才的培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宏志表示,要重視科技創新的激勵,注重培育科技領軍企業。研發實力雄厚的中央企業和地方重點國有企業,要用好相關支持政策,要強化科研人員激勵,要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

簡單來說,收入方面,一方面是向基層傾斜,一方面是向科研技術人才方面傾斜。意在吸引更多有才華有抱負的年輕人進入國企,這樣才更能激發國企的創新精神。

其三,降低國企中的關係戶比例,讓關係戶慎重考慮進國企

這一輪新制度,很多人擔心一個問題,即國企末位淘汰,經是好經,但是就怕歪嘴和尚念歪了,擔心這一輪變革,留下的都是關係戶,沒有的關係的被淘汰了。

這個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也不可能全是這種情況,因爲一個單位需要真正能幹實事的人,全是關係戶,就沒人做事了。既然有末位淘汰,就會有績效指標,國企也是需要出業績的,需要自負盈虧,裁員不能把大動脈裁了,相信這是每家國企都有的認知。

因此,這一輪末尾淘汰制,雖然不能全讓關係戶走,但至少能淘汰一部分,甚至,讓關係戶慎重考慮進國企,因爲國央企本來工資就低,現在還要學私企搞末位淘汰,關係戶們可能會慎重考慮進國企了。關係戶少了,企業多了能幹實事的人,競爭力自然也會慢慢改善。

其四,靠硬實力贏得未來,國企到了要打硬仗的時候了

國企一直是一個隱形的鐵飯碗制度,雖然不像公務員那麼確定,但基本上可以幹到退休,不用擔心被辭退。很多人佔着茅坑不拉屎,崗位是“千年不動”,工作是“萬年不變”。單位裡的事兒到他手上能拖則拖,能少做就儘量少做。這帶來的結果是,國企的員工沒有危機感,幹不不幹都一樣,能摸魚就摸魚,導致結果是我們的國企普遍競爭力不足,思維僵化,缺乏創新。

現在,這制度一實施,混子們恐怕越來越難混,大家爲了避免被末位淘汰,都要學會通過內部的競爭去激發個人的創造力,員工有危機感有拼勁,企業才更能打,從國家競爭力角度來看,國企的競爭力,代表國家競爭力的一部分,現在我們談大國復興,現在國際局勢動盪,科技戰、經濟戰全面打響,我們談大國復興,科技興國,國企如果還人浮於事,怎麼與外界競爭?談何科技興國呢?

因此,在這樣的壓力下,國資委現在要求明年必須普遍推行,基本上已經明確了,就是要求與執行的事兒了。國企也到了要打硬仗的時候了。

結語:

從國企打破鐵飯碗,實行末位淘汰,其實這說明時代真的變了,在這個時代,有實力纔是王道,到哪都不愁沒飯吃。國家層面釋放的信號,就要重視那些有能力,有才華、有技術有知識肯努力的人,作爲個人來說,更應該調整自己的思維,努力去適應這個時代,鍛鍊自己的硬實力,因爲靠硬實力吃飯的時代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