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來時路/11月20日-老社區新活力

2010年的今天,位在臺北市萬華大理街的糖廍文化園區開園試營運,並由明華園歌仔戲團進駐(圖爲園區內展示珍貴的歌仔戲戲服及文物,本報資料照片),爲老社區帶來新活力,也喚起民衆對糖廠的記憶。

2010年的今天,位在臺北市萬華大理街的糖廍文化園區開園試營運,並由明華園歌仔戲團進駐(圖爲園區內展示珍貴的歌仔戲戲服及文物,本報資料照片),爲老社區帶來新活力,也喚起民衆對糖廠的記憶。

糖廍文化園區前身爲臺北糖廠,1910年正式成立營運,至今歷史已有百年。所謂糖廍指的就是製糖場所,又稱蔗廍,全臺各地由糖廍一詞轉化的地名近20處。

臺灣第一座現代化糖廠1902年成立於高雄橋頭,之後全臺陸續成立共30多處糖廠,見證臺灣糖業發展,國民政府來臺接收後,改爲臺灣糖業有限公司,即爲臺糖公司,繼續推動製糖工業。

位在北臺灣首善之區的臺北糖廠,1950年代先有《中國時報》前身《徵信新聞社》進駐,吸引周邊印刷產業聚集,60年代起,因鐵路運輸之便,又吸引成衣批發業者來此發展,至此糖業幾乎全部退出。之後臺灣糖業也隨着產業沒落及臺糖轉型,許多糖廠逐漸荒廢,或將土地釋出轉爲他用。

臺北糖廠卻有不同轉機,臺北市政府於2003年將臺北糖廠的3棟倉庫列爲市定古蹟,並逐一修復後,文化局更將糖廍文化園區定位爲傳統戲曲人才培育以及傳藝後製人力的培養園地,力邀明華園進駐,以此活化再生古蹟空間。

近年蚊子館議題受關切,公部門花大筆預算蓋場館、園區,卻無法有效利用,最後變成超大型養蚊場。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觀念已推行有年,與其大興土木重建新空間,不如充分利用閒置空間,並根據其歷史脈絡,發展與住民情感緊密聯繫的文化場域。糖廍文化園區營運近4年,成果尚待評估,卻是值得參考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