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般的山火
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道(文/張熠檸)過去一週,末日般(apocalyptic)的大火持續肆虐美國洛杉磯。而在各路英文媒體報道中,“dry”成爲出現頻率最高、也最耐人尋味的單詞之一。
一方面,“乾燥”是起火的主要自然原因之一。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8日解釋此次大火爲何惡化得如此迅速,提到洛杉磯和聖迭戈兩地整個秋冬季降水不足6.3毫米。於是“在天氣極其乾燥的1月份發生強烈風暴之際(amid a punishing windstorm in bone-dry January conditions)”,山火於1月8日洶洶來襲。除了“非常乾燥的空氣(very dry air)”,還有“十分乾燥的植被(critically dry fuels)”。英國廣播公司網站說,近年來受到氣候變化影響,水旱交替的“抽風式”波動(“whiplash” swings between dry and wet periods)催生出大量“一點就着(tinder-dry)”的植被,隨時可能引燃。
如果說天乾物燥尚且算“天災”,缺水滅火就更多是“人禍”了。救援剛一展開,“消防栓沒水(hydrants ran dry)”就登上衆多新聞標題。美國《紐約時報》網站直接發問:“乾透了”,洛杉磯消防員爲何沒水用(“Completely Dry”: How Los Angeles Firefighters Ran Out of Water)?這也引爆了特朗普與民主黨籍加州州長加文·紐森的口水戰:特朗普指責紐森減少社區供水來保護“一種根本毫無價值的魚(an essentially worthless fish)”,在社交平臺發帖喊話紐森馬上去北加州打開總水閥,“讓水流進他乾渴、飢餓、燃燒的州(let the water flow into his dry, starving, burning State)”;而紐森方面則反駁說山火期間用水需求增加,高海拔地區水壓不足,同爲民主黨人的總統拜登則聲稱,爲避免更多火災而切斷供電,才導致無法抽水。
英語中有個說法“Dry January(戒酒1月)”,倡導飲酒者在1月斷飲,減少酒精攝入。但願黨爭“上頭”的美國政客,也能在這個“乾燥的1月”,儘快清醒過來(sober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