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我還能看見古典樂復興的一天

作者 | 萬翛 編輯 | 範志輝

每隔幾年,我們就能在主流英文媒體看到這樣的標題:“古典樂死了”、“古典樂正在死去”、“古典樂死了嗎?”。如果在谷歌搜索“classical music is”,第一個選項就是“dying”。

一切似乎都在暗示,古典樂即便沒死,也在瀕死的邊緣了。

但最近,不論是社交平臺、唱片公司還是智庫和行業協會,都紛紛指出古典樂的回春現象。那麼,古典樂是如何在當代回春的?

“古典樂當然是不受時間影響的,但我們的研究表明,古典樂與當下貼合尤其緊密。”全球最大的公版音樂公司之一Epidemic Sound的CEO Oscar Höglund這樣總結。

據Epidemic Sound最近發佈的年度報告,2022年,古典樂在YouTube上的使用量增加了90%以上。並且,這是一個全球性的趨勢。無論是在歐洲、美洲還是中東和非洲,古典樂都是去年YouTube上傳視頻中增速最快的配樂類型。

Epidemic 也表示,這一趨勢在自己的平臺上也很明顯,古典音樂曲目的下載量同比增長64%,在音樂流媒體平臺上的播放量已超過2億次。

據上述報告,2020年2月到3月期間,由於疫情,用古典樂和現代古典樂配樂的YouTube視頻內容分別驟增58%和66%,這些音樂通常帶有的標籤是“夢幻”和“令人放鬆的”,以適配因疫情而產生的更加悲傷或嚴肅的視頻內容。

不僅如此,TikTok全球音樂運營業務發展負責人Michael Kümmerle在採訪中也提到,古典樂在熱門視頻中出現得越來越多,這似乎是值得關注的趨勢。爲此,TikTok在今年積極推動古典樂內容在平臺上的發展,先是在8月與華納音樂聯合發行古典樂專輯,用交響樂改編了TikTok上的18首熱門歌曲;11月,又推出#classicalmusic標籤,並舉行了一系列跟古典樂相關的活動,包括舉行郎朗的直播演出。

K-pop也在今年表現出了持續一整年的古典樂採樣熱。比如,Red Velvet於3月發行的迷你專輯《The ReVe Festival 2022 – Feel My Rhythm》中,主打歌《Feel My Rhythm》就採樣了巴赫的《G弦上的詠歎調》(Air on a G String);在BLACKPINK在9月發行的新專輯中,主打曲《Shut Down》則採樣了帕格尼尼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鍾》;10月,(G)I-DLE的迷你專輯《I Love》主題曲《Nxde》則採樣了歌劇《卡門》。

或許也是嗅到古典樂的復興潮,Apple在去年收購古典樂流媒體平臺Primephonic,並計劃今年推出基於此開發的獨立程序,不過目前還沒新動態;環球音樂則通過旗下德國古典樂唱片公司德意志留聲機推出了自己的古典音樂流媒體STAGE+,並肯定“在線市場對經典古典樂存在巨大需求”。

更令人充滿希望的是,古典樂的受衆正在年輕化。據英國唱片業協會(BPI)、音樂流媒體平臺Deezer聯合皇家愛樂樂團在2020年發佈的報告《古典樂復興在2020》(The Classical Revival in 2020),以及MIDiA Research在2018年發佈的古典樂市場報告,都提到了古典樂受衆的年輕化趨勢,且得出了同樣的數據結論:35歲以下的聽衆佔比已經超過3成。

與此同時,國內平臺也加緊了在古典樂領域的佈局。

據瞭解,本站雲在2019年推出古典樂專區,TME在今年8月與國家大劇院音樂廠牌NCPA Classics達成品牌深度戰略合作。數據也顯示, 2017年到2020年間,B站古典樂年視頻投稿量年均增長率超過200%,古典樂類UP主人數及播放量均增長超過5倍;小紅書也在今年發起“了不起的古典樂”項目,邀請衆多音樂名家入駐。

從配樂使用到流媒體平臺、社區平臺,都向我們宣告着古典樂的復興。

回頭來看,疫情的發生對古典樂的復興起到不少推動作用。許多流媒體用戶在疫情之後,出於放鬆心情的目的,開始對舒緩的古典樂歌單感興趣。

在《古典樂復興在2020》(The Classical Revival in 2020)這份報告中,提到這樣一個案例:2020年3月17日,法國首次實施全國“封城”;19日,Deezer平臺上名爲“帶來好心情的古典樂”(Feel Good Classical)的歌單播放量直接比上週翻了三倍,其中36%的聽衆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

可以說,疫情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年輕聽衆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通過這些心情歌單接觸了古典樂。

疫情也給了年輕父母有更多時間在家陪孩子練習樂器。在英國,在35歲及以下的受訪年輕父母中,有66%的孩子都在學練樂器,而前10受歡迎的樂器中,有7個都是管絃樂。這也部分解釋了疫情後流媒體平臺上古典樂受衆的年輕化現象。

古典樂作爲配樂在視頻平臺使用率提升的原因,也與流媒體平臺的情況非常相似。Epidemic Sound報告分析,疫情之後,古典樂更加符合當下視頻內容的情緒,從而受到了創作者的歡迎。內容創作者Cecilia Blomdahl提到:“古典音樂提供了廣泛的情感,根據鏡頭的不同,它既可以是憂鬱的,也可以是快樂的,所以這種類型非常適合我想在視頻中喚起的感覺。”

由此,古典樂幾乎能適配所有類型的視頻內容。在去年,不論是戲劇、教育、娛樂、遊戲還是政治、科技、運動、旅行,古典樂的使用量同比增長都是最高的。

有意思的是,由於疫情期間被封鎖在家,歐美年輕人出於對舊時光的懷念,在TikTok、Tumblr、Instagram等社交平臺開始流行起暗黑學院風(Dark Academia)、新式田園風(Cottagecore)內容。

由於古典樂和這些內容非常適配,也形成了對應的歌單,如暗黑學院風通常是莫扎特、巴赫、肖邦這類作品,新式田園風則對應德彪西之類的風格。

總的來說,除了古典樂本身具有的豐富情緒能適應各種不同視頻內容之外,疫情帶來的焦慮和悲傷,也讓流媒體用戶更加主動投入古典樂的懷抱,尋求情緒的撫慰,這讓古典樂以歌單和配樂的形式在線上實現高速增長。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復興運動中,恐怕最失望的要數純古典樂愛好者們了。

畢竟,古典樂雖然被更多人聽到,而人們卻不是爲了聽古典樂而去的。這些隨着短視頻傳播開來的古典樂片段,這些爲了助眠或者放鬆而存在的古典樂歌單,到底能讓多少人真正對古典樂產生興趣?他們中又有多少人真的會因爲這些歌單和背景樂而去主動搜索全曲、去了解演奏者或者作曲者?

更諷刺的是,在古典樂數據飆高的疫情期間,失去線下表演收入的古典音樂家們被迫轉向線上,但並不順利。

由於平臺的自動版權審查系統主要是面向流行樂設計的,也因此對於古典樂版權判定錯誤率極高。舉例來說,一首巴赫的作品是公版音樂,而馬友友演奏的版本則是有版權保護的。當我們上傳自己的演奏版本時,平臺很可能會把我們的作品判定爲侵權了馬友友的作品。對於僅靠演出收入爲生的音樂家們來說,這問題尤其致命。

雖然有諸多值得商榷或詬病的問題,古典樂能夠與時俱進地在社交媒體和音樂流媒體平臺上得到更多受衆,對於古典音樂家而言,始終是一個機會。

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像TwoSet Violin雙琴俠這樣通過網絡平臺走紅而得以開展世界巡演的音樂家還有很多。他們不僅幫助自己獲得了知名度和更多聽衆,也讓更多人有機會在家就能領略到古典樂的魅力。

對於古典樂而言,這絕對是一趟值得追趕的潮流。

參考資料:

1.Classical Musicians v. Copyright Bots: How Libraries can Aid in the Fight

2.The Classical Revival in 2020

3.The Classical Music Market-Streaming’s next genre ?

4.Copyright bots and classical musicians are fighting online. The bots are wi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