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錢峰:受害者、優越者等四種心態 影響印度對中政策
名家觀點》錢峰:四種心態影響印度對中政策。(視覺中國)
北京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15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近年來,中印關係面臨衆所周知的一些困難,印度政府對中政策也充滿糾結,呈現出一種「防範警惕」之下的「有限合作」,從中折射出長期以來印度國內影響其政府對中政策的四種複雜心態。
首先,「受害者」心態。中印邊境問題是昔日英國殖民者留下的產物。加勒萬河谷衝突究竟誰越線在先、違約在先、動手在先,責任清清楚楚。但兩年多來,印度政要、媒體但凡在國際場合談及中印關係,都會擺出「受害者」模樣,將衝突及此後對峙的起因歸咎於中國。
這種心態已經深埋在部分印度人心中長達60年。1962年邊境衝突的失利對一些印度菁英和大衆心理上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比2020年與1962年之後的做法,對內縱容民族主義情緒氾濫,對外塑造對手「好戰」形象,印度一些強硬勢力的政治操作可謂同出一轍。這都加劇了中印邊界爭端的複雜性、解決問題的長期性和中印關係發展的曲折性,也增加了兩國關係走出低谷的不確定性。
第二,「優越者」心態。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伴隨而來的藝術、天文、曆法、數學等影響了中國文化兩千年,印度人「文化饋贈者」的優越感在雙邊交往中不時顯現。21世紀後,在西方主導的國際語境下,「擡印抑華」「妖魔化」中國的聲音不時出現。俄烏衝突以來,美西方政客和輿論將中俄深度捆綁,試圖塑造「民主對專制」的對決。而印度全盤繼承英國留下的議會制度,「最大民主國家」和「民主模範生」的人設更受西方追捧,加之瑜伽風靡全球,寶萊塢影響廣泛,大國外交左右逢源,周邊鮮有強國環伺,讓新德里一些政治菁英認爲其國際形象、地緣環境、軟實力均優於中國。近來,隨着印度GDP超越昔日宗主國英國,躍居世界第五,人口紅利顯現,屬於印度的「高光時刻」似已到來。
第三,「追趕者」心態。印度菁英承認中國綜合國力已遠超印度至少15年;反思的是拉吉夫·甘地訪中之時,與印度經濟總量相當的中國,爲什麼現如今已是5倍於己的體量。
近年來,印度開始推行「印度製造」「自力更生運動」「產業替代」等經濟政策,其核心都是在製造業領域借鑑、追趕中國並最終實現「中國產業替代」。其具體設想是:第一階段讓「印度製造」取代「中國製造」,第二階段用「印度資本」取代「中國資本」,第三階段以「美西方+印度」產業合作模式取代「美西方+中國」的產業合作模式。
第四,「投機者」心態。印度一向善於在大國之間尋求戰略平衡,以期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2020年後,中印關係因邊境衝突和軍事對峙一路走低,隨之而來的則是印美關係迅速升溫。印美兩國在戰略上不斷走近,不僅讓「四方安全對話」閃電般地跨越至領導人峰會的最高層面,而且美國爲圍堵中國打造的「印太經濟框架」等諸多地區倡議,印度大都予以一定程度的積極迴應。在美國不斷打壓中國企業,渲染對中「脫鉤」之時,印度也有遙相呼應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