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少子化 也要堅持良心辦學
教育部公佈一一三學年度大專新生註冊率,有九所大專院校低於六成的「淹水線」。這項數據雖遠低於去年的十九所,榜上有名的學校也未必會與「財務狀況欠佳」、「專輔」、「退場機制」等敏感話題畫上等號,但危機意識的壓力下,想必仍令這些學校的教職員工「挫咧等」。如何挺住少子化衝擊,想方設法、絞盡腦汁思索讓學校永續經營的方針,也成爲各公私立院校定期會議中腦力激盪的議題。
站在學生的立場,挑選學校的考量,最好是沒有嚴格的畢業門檻,在學四年可以輕鬆、多采多姿度過,順利取得文憑且能習得一技之長,在就業市場又能擁有一爭長短的競爭力。只是天下豈有不勞而獲的白吃午餐?
通常取消「操退」、「學退」的限制,美其名是讓學生自主,實則也是各校留住學生的方法之一。有部分學者認爲,只要能夠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管你來不來上課,或是反正人在心不在。其次,目前全臺約有卅所大學廢除「二一」、「三二」的退學制度;即使仍有一百多所學校以「學退」作爲督促學生學習的最後防線,不過以筆者所任職的私立科大爲例,還是有發覺危險時將修習學分退至九學分以下,不受「三二」限制的解套方法。
教育團體認爲,大學已設有修業年限,沒必要再將成績表現作爲另一道門檻。但是如此一來也造就許多「不務正業」或另有意圖(如逃避兵役、熱中打工、社團活動…)而遊走於各校間,讀了N年仍畢不了業的高齡學生。擔心年輕人虛度光陰的老派思維,恐怕會被學生以未免管太寬、「我的未來我自己負責」打臉。
在這波AI浪潮下,許多科系都與之有了熱門連結;誠然人工智慧的發展,今後將對人類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但若沒有紮實的基礎仍解決不了問題。例如中華隊勇奪世界棒球十二強冠軍,幕後結合情搜及運動科技,幫了大忙。其中多功能發球機發揮效用,讓打者更無懈可擊。這是一種能發出各種不同軌道、角度、速度等球路的新型發球機;AI大數據能判讀對戰投手在兩好三壞的情況下,會投出什麼球種與打者對決。全臺唯二的機器,一臺爲國家隊使用中,一臺就在筆者學校。用於身經百戰的國手們,能適時擊出安打、全壘打;用於學生球隊的選手,則或許因基本的擊球能力尚待磨練,命中球心的機率仍舊有限。
現實與理想間還是有差距,各校不能爲吸引學生前來就讀、提升新生報到率,而放棄了應有的堅持,畢竟秉持良心辦學,方爲永續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