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謾罵、扭曲又栽贓?尹啓銘發文槓《自由》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即將出任經建會主委尹啓銘,目前雖然已經卸下政務委員職務,但仍積極爲馬政府政策政績做辯護,甚至公開發表文章與《自由時報互槓,呼籲媒體保持中立客觀精準,而不是立於意識形態上,謾罵、扭曲、栽贓還有隨意戴帽子。尹啓銘更認爲媒體斷章取義的報導,很對不起花錢買報紙讀者們。

▲尹啓銘槓《自由》,毫不手軟。(圖/資料照片)

尹啓銘於4日下午在部落格上發表一篇名爲「自由時報如果能這樣而不是那樣 該多好!」的文章,文章中尹啓銘對《自由時報》提出兩大建議,第一是「引用外電或外來資料不宜斷章取義」、第二是「報導應力求客觀、一致性」並列出相關案例佐證論點

尹啓銘以《自由時報》在1月25日刊出的「經濟學人:民憂親中 馬得票率下滑」爲例指出,該報導雖引述《經濟學人》的專文,但刊登出來的內容卻與原文有所差異,質疑《自由》斷章取義,既對不起讀者也對不起原作者

尹啓銘認爲,《自由》在報導中指稱,「馬英九在此次大選的得票率較四年前下滑許多,說明臺灣民衆對馬政府快速與中國友好感到擔心」的論述與原文有所落差,因爲原文中所提及的「馬總統連任,說明臺灣民衆和中國大陸以及美國官員同樣擔心蔡英文主席會走回陳水扁前總統老是去刺激、激怒中國大陸的道路」在《自由》的報導中並未被提及,是斷章取義的作法

尹啓銘更舉2月2日《自由》的社論與報導爲例,兩篇文章雖然都有提到ECFA,但前者認爲「簽署ECFA,不正是埋下將來被孔慶東們羞辱的因素嗎」,後者則報導「ECFA發酵 裕日車股價歷史新高」尹啓銘認爲《自由》之所以會在同日內出現一負一正的撰文角度,完全都是因爲意識形態作祟,恰好顯示出該報社論憑據並未依照事實

最後尹啓銘認爲,雖然《自由》社論直至今日仍在謾罵馬政府以及他本人,但對於那些言論其實不值迴應,只希望新的一年,《自由》能夠一改過去,革新扮演值得社會尊敬的媒體。

延伸閱讀》

尹啓銘部落格/自由時報如果能這樣而不是那樣 該多好!